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在区域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下,冰雪消融量明显增加。读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山地灌木林带
2.2000-2700m南北坡自然带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B.热量C.坡度D.水分
3.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将造成当地(     
A.雪线高度下降B.林线高度上升C.地下水位下降D.山麓洪灾减少
2024-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兰斯塔德地区的圩田是在沿海低地筑堤、排水而成,但排水导致泥炭变干并加速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泥炭地地面沉降,影响到圩田地区的自然环境。兰斯塔德城市群(中心为绿心)与巴黎等单核心主导的城市群相比发展更均衡,四个核心城市分工明确但整体竞争力不足。近年来,荷兰政府积极构建“城市网络”,以提升该区域整体竞争力。左图为兰斯塔德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AB沿线地形地质剖面图。

(1)简述兰斯塔德地区有大量泥炭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兰斯塔德地区圩田排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兰斯塔德地区构建“城市网络”的发展思路。
2024-05-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自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伊犁河流经卡普恰盖水库后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1)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图2)。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说明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南界明显偏南的自然原因。
(3)指出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2024-03-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区。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早期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下图为马拉开波湖附近区域图。



(1)试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自然原因。
(2)推断马拉开波湖南北盐度差异并阐述理由。
(3)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水质变差的原因。
2023-12-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地地形剖面线和森林乔木层顶部的高度线,在一次森林大火后,当地原始植被损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坡脚乔木植被高度和植株大小明显优于坡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土壤D.热量
2.冬春季节,森林大火过后,制约新生植被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A.温度B.肥力C.质地D.水分
3.森林大火后,下列针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的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①封山育林②平整土地造林③飞播造林④种植柑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自1972年始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冰川、冻土、植被等要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20年年均降水量及平均气温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气候变化趋势下,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源区河流输沙量增加的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A.降水量增加,侵蚀力增强B.冻土解冻提前,沙源增加
C.植被减少,固沙能力下降D.冰川融水增加,侵蚀加强
2.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①缩短水库使用寿命②塑造河流堆积地貌③增加沙尘暴的沙源④导致河口泥沙堆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汾河入黄口湿地是治黄的重要保洁员,考察发现,该湿地以砂砾石沉积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主汛期时,汾河流域多暴雨,下游极易出现“水位雍高”现象,即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下图示意汾河入黄口段地形地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汾河入黄口湿地以砂砾石沉积为主,说明古汾河(     
A.河道下切强烈B.河岸岩性致密
C.黄河顶托显著D.流域降水丰富
2.主汛期时汾河流域多暴雨,是由于(     
A.冷锋活动较多B.准静止锋强盛
C.地形雨较频繁D.热力对流强盛
3.推测主汛期时汾河下游极易产生“水位雍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汾河河床高于黄河B.黄河上游汇水量大
C.汾河水下渗能力差D.入黄口处地形狭窄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糜棱岩是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碾磨成细小颗粒后再胶结而成的松散变质岩。四川甘孜州墨石石林是全国唯一糜棱岩石林,石林呈墨灰色,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整体呈带状分布。石林周边植被茂密,但石林上几乎无植被着生。图左为墨石石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墨石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内外力角度,简述墨石石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糜棱岩石林多分布在河谷附近的原因。
(3)分析糜棱岩石林几乎无植被着生的原因。
2023-10-08更新 | 661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0 .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西部的海域为(     
A.北印度洋东部B.南太平洋东部C.北太平洋西部D.北大西洋西部
2.根据图文材料,推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图中山脉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C.图中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D.暖流流经图中沿海地区
2023-06-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