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图是“北纬 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 1949 年和 2016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比图中A、B 两处河谷形态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2)从图示聚落分布看,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并简述此聚落分布的区位优势。
(3)分析图示地区 2009 年与 1949 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
2023-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机碳是沉积岩中含有的与有机质有关的碳素,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溶解有机碳(DOC)主要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搬运。图1为西伯利亚北极河流2004-2017年春、夏、冬季DOC输出量示意图,该区域水文年划分:5-6月为春季、7-10月为夏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图2为2004-2017年西伯利亚北极河流年平均径流量统计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鄂毕河区别于其他两条河流的径流特征。
(2)简述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相比,鄂毕河溶解有机碳(DOC)输出特点及原因。
(3)简述溶解有机碳(DOC)参与北极碳循环的过程。
2023-09-27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自然带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黄岗山的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很高,对区域的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分解速度。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显著,武夷山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断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2)分析黄岗山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
(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指出黄岗山的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草甸带的面积分别会如何变化?
2024-02-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较快的粤港澳大湾区,该区域江、河、湖、海等水体交互作用非常活跃,是地表水体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地区。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在早期城镇化过程中对地表水体时空分异起主导作用。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并进入城镇化稳定阶段,人类活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力快速上升,成为驱动地表水体时空分异的重要因素。表示意1985-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地表水体面积变化速率,图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水体密度分区空间分布图。


时间段/年变化面积/km²面积变化速率/(km²·a-)演变阶段划分
1985-1990-153.43一30.69缓慢萎缩阶段
1990—1995-97.33-19.47
1995-2000一23.28一4.66
2000—2005-200.55一40.10加速受缩阶段
2005-2010—420.89一84.18
2010—2015—43.24一8.65减速放缓阶段
2015-2020444.2888.86稳步增长阶段

(1)简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水体密度分区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水体面积演化特点形成的原因。
(3)从下列角度中任选其一,阐述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①地表水体面积萎缩阶段
②地表水体面积增长阶段
2023-1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岛上到处可见奇形怪状的“醉汉树”。当地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和“醉汉树”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受强风影响,火地岛“醉汉树”倒向(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2.从火地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①森林密布②湿热多雨③台风肆虐④冬季降雪量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又称墨曲、麦曲,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四川省红原县和松潘县交界处的岷山山脉西侧,向北流经松潘草地后,在甘肃省玛曲县东南注入黄河。黑河因流经泥炭沼泽时河水呈灰黑色而得名。研究发现,受人为和自然影响,自1985年以来,黑河流域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下面图1为黑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2为2004~2008年黑河流域月平均流量和平均降水量图。



(1)描述黑河流域流量季节变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黑河流域主要补给水源。
(2)简述若尔盖湿地对黑河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说明黑河流域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
____;海蚀桥
____;喀斯特溶蚀桥
____;风蚀桥
____
(2)简述④风蚀桥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____
(3)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
____,描述戊河流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景观特点
(4)____
(5)说明丙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2023-10-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变化能够反映水体的扩张和收缩,从而指示沉积环境的干湿变化。在气候湿润期。湖泊水位越高,采样点距离湖岸较远,沉积物颗粒越细。雁湖位于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山顶湖盆区域,面积较小,水深较浅,无河流汇入,其水体主要来源于径流作用和降水汇聚,周围植被较丰富,但湖区无水生植被生长。2016年,研究人员在雁湖钻取了沉积柱并进行研究,探讨1400年以来研究区域的降水变化。下图为采样点粘土、粉砂比重随深度变化的分布情况。



(1)描述1400年以来沉积柱颗粒物的变化特征。
(2)判断1600~1613年间雁湖水位的变化,并请你说明判断理由。
(3)说出1400年以来当地气候干湿变化的特点。
2022-12-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左图)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右图)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1)简述该岛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2)从位置和地层特征的角度,判断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气候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地壳运动决定的;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地壳运动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决定的。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对你的推测给予合理解释。
(4)该岛海洋生物化石独特,简述发展旅游中保护化石可采取的措施。
2022-12-03更新 | 44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风化是指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活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据现在的地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黄河两岸的岩石是距今约2亿多年三叠纪时形成的砂岩,黄河形成于距今约100万年左右。据考证,位于左图中黄河大峡谷甲地的“黄河水蚀浮雕”,形成历史很短,现在还在不断形成中,且在远离黄河岸的岩石上,也有同样的风化穴。左图为黄河大峡谷地形图,右图为“黄河水蚀浮雕”照片。




(1)与黄河河套段相比,简述黄河大峡谷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2)黄河大峡谷进一步下切,请推测“黄河水蚀浮雕”的变化特点。
(3)有人认为“黄河水蚀浮雕”名不符实,请根据材料为该观点找出科学的证据。
(4)根据盐风化的原理,指出该地区发生盐风化作用的气候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