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多大风,日均风力在5级以上。当地植被多为稀疏的灌丛(图a),野生枸杞是当地天然灌丛的代表性植物。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度的砂石,称为砂田(图b)。砂田种植的西瓜水分更足、含糖量高达13.8%,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图c示意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1)根据图c,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好处。
(2)与裸田相比,分析宁夏中卫砂田西瓜品质更好的原因。
(3)根据当地环境特征,推测野生枸杞的植被特征。
2024-01-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先锋树种是指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白桦是拓荒的先锋树种,可在采伐后的荒山或火烧迹地(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上生长组成极纯群落,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下图为我国白桦林垂直分布图与景观图。



(1)作为先锋树种的白桦树,习性喜____(光/阴)耐寒,生长速度____(快/慢)。
(2)指出采伐后的荒山和火烧迹地适宜白桦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3)比较A与B的白桦林垂直分布下限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4-0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测试(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差异。图左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图右为全球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分布图。


      
(1)据图描述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全球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大小,并说明南半球很少分布亚寒带针叶林的原因。
(3)根据材料,试说明太阳辐射与森林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海冰大部分形成于其北部沿岸陆架,然后在盛行的东北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扩散。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热力和动力(如风影响海冰漂移扩散或汇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令海大陆架边缘海冰的形成——运动和融化对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并进一步影响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下图示意1960-2020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状况。


   
(1)比较白令海60°N附近东部海域和西部海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白令海海冰密集度减小对东北亚冬季风的影响及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中段北坡某小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左图),该流域7月平均气温为10~14℃,年降水量为290~467mm,年均蒸发量超1000mm。青海云杉生长适应性强,是该流域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森林种群,呈斑块状分布在海拔2700~3300m的阴坡、半阴坡,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被采伐和抚育。青海云杉林在各海拔区段森林结构特征差异显著,3100-3300m处树高、植株密度最小,胸径和冠幅(树木的南北和东西方向宽度的平均值)最大。右图示意该流域内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处根、枝、干、叶生物量占比。




(1)分析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该流域2700-3300m阴坡、半阴坡的原因。
(2)比较2800~2900m与3100~3300m处青海云杉林树根生物量占比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若全球气候暖湿化持续,推测该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023-04-28更新 | 85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韶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属于深水型湖泊,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面积约27平方千米),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湖面海拔约3490米,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大部分支流河水清澈。末次冰盛期时巴松措流域的冰川面积达到982.3平方千米,约是现代冰川的4.5倍。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生长,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如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推测巴松措形成的过程。
(2)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3)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7 .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图左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示意图,图右为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铺设砂石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有(     
A.增加降水B.增加下渗C.增加蒸发D.增加径流
2.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砂田的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②夏季,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差异均大于冬季 ③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 ④深度增加,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变
A.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22-23高二下·广西玉林·期末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东部湖泊最大水深为41.3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达则错地处藏北高原南部,位于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青藏高原很多湖泊在不同季节有湖水翻转的现象,湖水的翻转主要受上下层湖水密度差异和风力作用影响。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当水温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变小。下图分别示意班公错与达则错流域分布和夏季时班公错达则错湖水水温与盐度随深度的变化。

          

(1)据图2,比较两个取样地湖水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点。
(2)推测夏季时班公错采样地湖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特点的可能原因。
(3)试解释两湖在夏季转秋季易出现湖水翻转现象的原因。
2023-07-07更新 | 301次组卷 | 7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广东专用)
9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碛垄是指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碎屑物。在冰川末端与边沿堆积起来的冰碛垄,标志看古冰川曾达到的位置和规模,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白玉沟冰川伸入波堆藏布江河谷,后随着气候变暖出现阶段性后退,形成了Ⅰ、Ⅱ两期规模不同的冰碛垄;之后,距今1.6-1万年间,受波堆藏布江水流影响,在白玉沟出口附近形成堰塞体,一个古湖在河谷出现,6000年后该湖溃决。考察发现,古湖段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的垂直分异。图示意波堆藏布江局部区域地貌。

(1)判断I、II期冰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并比较两者的分布差异。
(2)推测波堆藏布江河谷形成古湖的过程。
(3)分析古湖段河床沉积物粒径呈现“上大下小”垂直分异的原因。
2023-02-09更新 | 71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

10 . 城市绿地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但不同类型绿地降温增湿的效应大小各异,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下图为湖南长沙市不同绿地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程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种绿地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比较(     
A.乔木林>乔灌林>灌丛>草地B.草地>灌丛>乔灌林>乔木林
C.灌丛>草地>乔木林>乔灌林D.乔灌林>草地>乔木林>灌丛
2.长沙市绿地树木最适宜选择(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2023-03-28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下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