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荒,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材料二:毛乌素沙漠上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有2.6%,沙化土地占90%以上。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当地2020年森林覆盖率已达32.8%、植被总覆盖率超过70%。治沙可以脱贫,曾经的荒地沙山如今已经绿色青草,湖泊散布,各种产业发展良好。

材料三:河套平原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农作物灌溉分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每年5月上旬到6月底,秋灌从9月初到9月中旬。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溉是作物收割后的储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到11月初结束,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没有跟上去,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河套平原灌区位置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库布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产业发展角度,说明毛乌素沙漠治沙成功后脱贫致富的途径。
(3)说出河套灌区进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勒泰地区位于北疆,深居内陆,冬季寒冷漫长,被称为中国第二冷极。2018年,阿勒泰市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其特点是降雪量丰沛,降雪期长(6个月)。研究表明,该地区对全球变暖反应敏感,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乌伦古河断流现象频繁出现,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2021年5月初持续晴天,该地区出现了严重洪灾,洪水呈现一日一峰的特点。图1示意阿勒泰地区位置概况,图2为某河流洪灾期间流量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阿勒泰被称为“中国雪都”的原因。
(2)分析2021年5月初该地区出现严重洪灾的主要原因,描述洪灾期间其河流流量日变化特点并做出解释。
(3)分析全球变暖对当地气候和水文产生的影响。
2023-10-26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卷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形成于早第三纪。由于火山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该地形成了如今山上有72座山峰(最高峰344m)、232处泉眼、28处瀑布的地表形态。西樵山周边分布着大片三角洲平原,海拔3~4m。西樵山曾经为采石场,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禁止采石后植被迅速恢复。山中有一巨石——冬菇石,又名仙笠石,横列涧中,高约2.7m,是从山上崩塌下来的巨大角砾凝灰岩块,长久受外力作用,上广下锐,四檐垂下,形似冬菇,下可蔽风雨。下图为西樵山及附近地貌类型图。



(1)分析西樵山众多泉水出露的原因。
(2)该地冬菇石顶部硕大、较圆滑,根部较小,试从外力作用角度,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据图描述西樵山附近冲积扇的分布规律,并从植被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其入湖泥沙主要来自赣江等周边的河流(如上图所示),出湖泥沙由湖口输入长江,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2000年后,由于长江主河道全面禁止采砂,大量采砂船转移到鄱阳湖采砂。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每年7-9月蓄洪影响鄱阳湖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平衡。某科研团队调查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如下图所示。



(1)简述图2所示鄱阳湖1955-1970年出湖沙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2)鄱阳湖1955-1970年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说明每年7-9月蓄洪对鄱阳湖泥沙吞吐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研究团队对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西部区域进行考察。他们拍摄了植被景观,并在土壤考察时发现甲考察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为了解当地气候,团队成员查阅资料后发现,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水温异常偏暖;拉尼娜现象过后的旱季,当地野火更易发生。图1示意考察区域一月等降水量分布状况。图2ac是在不同考察点拍摄到的植被景观。

(1)判断图2中c植被景观拍摄的考察点,并简述判断依据。
(2)描述考察区域一月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图中甲考察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请对此作出解释。
(4)说明拉尼娜过后,考察区域旱季野火更多发的自然原因。
2024-01-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是巴西最大的湖泊。位于巴西东南部,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沿海沙坝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北端有雅库伊河等河流注入,南部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与大西洋相通,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该湖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帕图斯湖位置。



(1)指出沙坝沙的来源、沙坝的延伸方向及沙坝东岸平直的原因。
(2)受沙坝影响帕图斯湖湖水盐度不断______(降低或升高),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
(3)分析帕图斯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021-12-20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冬季云雾缭绕,夏季云雾主要出现在白天,被称为“上帝的桌布”。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郝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左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桌山景观。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3)石灰岩在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的条件下,受流水侵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mm,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请分析原因。
(4)从大气运动的不同尺度(年变化、日变化)分别解释桌山冬季、夏季白天多云雾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
(3)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
2023-12-03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可衡量有机质的分布和变化,图示意2021年8月海南岛东部三个不同海拔样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布。其中,五指山地势陡峭,保存着原始森林;吊罗山和七仙岭存在大面积人为干扰形成的次生林。



(1)描述土壤有机碳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五指山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吊罗山和七仙岭的原因。
2023-11-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顺德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近年来,图中A河流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2022-10-15更新 | 5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罗定市泷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