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带,年降水量100~500毫米。20世纪60~70年代,该地旱灾造成的饥荒引起国际关注和政府重视,但各国提供的许多简单适用的农业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通过革新本土传统“载艺”种植法,使谷物单产显著提高,随后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载艺”法是在坚硬的土地上挖掘20~30厘米宽、20~30厘米深的坑洞种植作物。下图为“载艺”坑洞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农业生产技术在当地未能推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无法因地制宜解决当地问题B.技术难度和资金要求比较高
C.缺少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D.受制于农民理念和心理因素
2.“载艺”种植法能显著提高该地粮食单产的原因是(     
A.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B.利于储存水分,减少了土壤侵蚀
C.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D.提高科技水平加强专业化生产
3.当地农民发现坑洞中适量的白蚁活动有利于作物生长,推测最可能是白蚁(     
A.减少杂草竞争B.释放大量有机质C.改善土壤结构D.降低病虫害影响
2022-05-0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蒙湿地主要由萨巴里湖、赫尔曼德湖和普扎克湖组成,这三个湖是罕见的内陆淡水湖。春季三个湖泊会连成一片,5月水域面积最大,可达3.5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哈蒙湿地开始萎缩。图左为哈蒙湿地区域图,图右为该湿地东北部河流源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分析哈蒙湿地5月水域面积最大的原因。
(2)图左中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推测春季该河的流向,并说明其对哈蒙湿地盐度的影响。
(3)指出近年来哈蒙湿地的变化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3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下图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152.2米为基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     
A.10年B.15年C.25年D.30年
2.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表径流D.下渗
3.推测三个阶段湖水氯化物含量(     
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稳定—上升
C.下降—稳定—下降D.下降—上升—下降
2022-03-31更新 | 167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越冬存活率却波动明显。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从越冬存活率的角度分析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变暖的今天,在格陵兰冰盖上,出现了一个个浅蓝色的融池。所谓融池,就是在极地的冰盖或巨型冰川表面的冰融化后,流水汇聚成的水池。融池的形成与冰盖表面不同程度的冰尘、冰面平整度、降水等有关。融池有大有小,大的可深数米,半径可达数百米,小的深度只有十多厘米,半径也仅有一两米。下图示意格陵兰冰盖分布图和融池景观图。



(1)全球变暖的今天,说明融池的变化趋势。
(2)与冰盖中心区域比较,推测冰盖边缘区域融池的数量有何不同,并作出合理解释。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格陵兰冰盖融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05-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水热条件适宜橡胶种植,热带季雨林是该地原始植被类型。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2000年以来,种植天然橡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橡胶林的水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3倍,土流失量是同面积天然热带雨林的53倍,人们称橡胶林为“绿色荒漠”。受多重因素影响,2014~2018年西双版纳橡胶林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图为西双版纳及相应市县2014年和2018年橡胶成林种植面积。



(1)西双版纳天然热带雨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2)指出西双版纳天然热带雨林变为橡胶林后,说明土壤肥力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2022-0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指数越高,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左图、右图分别示意黄河源区平均生长季NDVI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横坐标为年内日期序号,DAY145表示从1月1日起计算的第14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黄河源区可能出现(     
A.河流径流量增大B.风沙活动增加
C.土壤解冻提前D.凌汛危害加大
2.黄河源区春季NDVI小于秋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     
A.生物量积累较少B.空气湿度更低
C.土壤未完全解冻D.枯枝落叶较少
3.据图推测,黄河源区气候变化趋势为(     
A.冷干化B.暖干化
C.冷湿化D.暖湿化

9 . 河北省阳原县,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境内呈“两山夹一川”的盆地地形,自然条件较差。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政策,大力种植绿色蔬菜(属于错季蔬菜)。下左图为阳原县地形图,右图示意阳原县气温的逐月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县种植绿色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     
A.年均温低,病虫害发生率较低B.河流流量大,灌溉水源丰富
C.地理位置偏僻,污染相对较少D.地形类型多样,耕地资源丰富
2.推测大量蔬菜上市时间及主要市场(     
A.1—3月本地市场B.4—6月晋蒙地区C.7—9月京津地区D.10—12月东北地区
2023-04-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调研地理试题(三)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里萨湖(如左图所示)是东南亚著名的“米仓”和“鱼仓”。湖泊东南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右图示意湄公河与洞里萨河的水量月变化。洞里萨河流向会因季节不同而变化,故其水量有正负值之分。



(1)推测洞里萨河两岸的坡度特征,并说出依据。
(2)分析洞里萨河水量负值代表的意义。
(3)指出洞里萨湖沿岸地区发挥“米仓”功能的主要时段,并说明其原因。
2022-02-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