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认为油气资源的生成需要有以下必要条件:大量有机体埋藏、高压缺氧环境和良好储油气结构。俄罗斯西北部的亚马尔半岛曾为浅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巨大。中俄合作开发的亚马尔天然气项目集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为一体,于2018年7月通过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向中国供应首船液化天然气(将天然气通过超低温液化)。下图为亚马尔半岛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地冬季气候条件对天然气开采、液化和运输的影响。
(2)推测亚马尔半岛油气资源的形成过程。
(3)与煤炭相比,指出天然气的优缺点。
2022-06-1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统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伊犁河谷的西部平原区年降水量在200~350mm,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明显增加。河谷平原区薰衣草种植面积有几万亩(0.15亩=100m2),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并称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薰衣草属多年生灌木植物,光对其开花有很大的影响。全球仅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开花早且花期长达两季,花开时节整个伊梨河谷都变成了香薰的世界。下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区。


   
(1)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指出河谷降水的水汽来源。
(2)分析薰衣草在伊犁河谷开花早且花期长达两季的主要原因。
2023-11-18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11更新 | 20837次组卷 | 5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樟子松是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沙丘地区的造林树种,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或较干旱的沙地及石砾沙土地区,一般从5月开始生长,至9月末结束,其中5-8月为主要生长期。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宽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土壤水分亏缺是影响树木年轮生长的最突出的限制因子,图中甲图为大兴安岭西部海拔610.2m的某地(49°13′N,119°45′E)的月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乙图示意樟子松年轮生长与气候因子相关性,丙图示意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樟子松年轮生长的相关性(乙、丙两图中虚线代表气候因子对年轮的影响显著水平线,月份中“-”代表前一年)。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推测樟子松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为什么5-8月的降水量会成为影响樟子松年轮宽度的决定因子?
(3)简析丙图中樟子松6-7月年轮宽度与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的原因。
(4)指出影响土壤水分是否亏缺的主要因素。
2023-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研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左图示意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2200米)的植被演替模式。

(1)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的差异。
(2)火山喷发后造成长白山北坡和东坡植被演替差异,推测其原因。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的变化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3-04-08更新 | 94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调研地理试题(四)

6 .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海拔2000米至山顶)原生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研究发现,随着海拔升高,苔原带温暖指数和湿度指数(两指数数值大小分别与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呈现单峰变化规律。随着气候变化,近年来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了草本植被入侵现象,对原生植被产生较大影响。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典型原生植被和3种入侵植被与温暖指数、湿度指数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笃斯越桔相比,单花橐吾更喜(     
A.暖湿B.冷湿C.暖干D.冷干
2.推测长白山西坡苔原带3种原生植被是(     
A.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宽叶仙女木B.小叶章、大白花地榆、单花橐吾
C.宽叶仙女木、大白花地榆、小叶章D.牛皮杜鹃、笃斯越桔、单花橐吾
3.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长白山西坡苔原带(     
A.上限上移B.下限下移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乌苏里江,《地理研究》这样写道“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是哲罗鱼、黑斑狗鱼等珍稀冷水鱼的集中分布区,流域内湖泊沼泽众多。鱼类的生物量受水中营养物质、水温等因素共同影响。挠力河是乌苏里江的重要支流。图1为挠力河流域的示意图,图2为该流域两个水文站的流量变化图。图3为1980和2015年东北地区湿地统计图。



(1)分析乌苏里江河口鱼类生物量较低但品质优良的原因。
(2)据图2,指出与红旗岭相比,莱咀子的流量特点并说明原因。
(3)据图3,总结东北湿地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4)近年来,乌苏里江靠中国一侧的河岸侵蚀逐渐严重,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加固我国一侧的河岸。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2-05-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
C.准噶尔盆地D.黄土高原
2.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推测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     
A.降水偏少B.夏季风偏强
C.风力偏弱D.地形雨偏多
3.从沉积剖面64㎝深处至剖面顶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始终稳定在平均值以上,主要是因为(     
A.农业活动B.聚落分布
C.河流沉积D.寒冻风化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望岛地处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之间,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海拔2086米,山麓植被以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面积1.1785万平方千米,人口31.1548万,仍处于原始的自然生态,被称为"海上的乌托邦"。中更新世时期(距今63万~44万年)为盛冰期,巴拉望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加里曼丹岛的哺乳动物进入巴拉望岛。44万年以来,陆桥逐渐被淹没,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也陆续灭绝。下图为巴拉望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岛山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中更新世时期巴拉望陆桥出露海面的过程。
(3)分析进入巴拉望岛的多数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2022-12-26更新 | 49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

10 . 黄河流域人均河川径流量473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影响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SWA)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图为1986—2019年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量和相对影响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释:其他因素包括修建水库和淤地坝、引水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等。

1.根据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可推测出1986~2019年黄河流域(     
A.平均降水量增加B.平均温度升高
C.植被覆盖率增加D.水土流失严重化
2.相比黄河子流域区,主河道区(     
A.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
B.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
C.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增加作用
D.人类活动引水对SWA的减小作用明显大于水利工程措施对SWA的增加作用
3.为增加黄河流域SWA,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人工降水B.修筑水库
C.南水北调D.植树种草
2022-12-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