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变化情况及典型河段植被类型,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基本上没有植被发育。海拔4000-5000米发育的高山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主要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中游河谷宽阔,发育由强阳生物种组成的干旱河谷植被。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河流是(     
A.雅鲁藏布江B.长江C.塔里木河D.珠江
2.高山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反映出该海拔高度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     
A.冻土发育B.暴雨频发
C.风力强劲D.光照强烈
2022-05-24更新 | 6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2 .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其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脆弱,分布有“三北防护林”。风沙草滩区地势平坦,天然草场资源丰富,目前为陕西省菜、粮、油、畜牧业生产基地。风沙草滩区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发展煤炭开采和炼焦业。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全省大部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指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主要在风沙草滩区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上进行。下图为榆林地区简图。



分析陕西省榆林地区北部风沙草滩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3 . 冬季,随着河水水位的涨落和气温的冷暖变化,黄河河床上可以形成多层冰与泥互层现象,其中冰层一般较薄(5~25cm)。下图为一种多层冰与泥互层现象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上多层冰与泥互层过程中,黄河水位(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波动上升D.波动下降
2.原岸边(边滩、心滩或河道)冰层被淹没于河水底部,融化为残余冰层的条件是(     
A.河水水温低,冰层被淹没时间短B.河水水温低,冰层被淹没时间长
C.河水水温高,冰层被淹没时间短D.河水水温高,冰层被淹没时间长
3.上游地区修建大坝最可能导致下游地区多层冰与泥互层现象(     
A.出现时间提前B.消融时间推后C.泥沙层变厚D.分层不明显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为1630平方千米(如下图所示)。岛上分布着仍然保留3万年前风貌的大片古老沙漠,这期间地球经历了“大冰河时代”(发生于距今一万八千年前到一万年前),导致了海平面的变化。岛上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经研究发现,岛上沙子主要来源于1000千米外的大蓝山。


材料二:艾尔湖是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的一个时令湖,一般来说,它每3年才能有1.5米深的湖水,每10年才会被注入4米深的湖水。在雨季湖水充盈时,艾尔湖被誉为“天空最美的镜子”。


(1)推测芬瑟岛上沙漠的形成过程。
(2)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试分析其原因。
(3)分析艾尔湖湖水充盈时被誉为“天空最美的镜子”的原因。
2022-04-11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金沙江支流巴楚河上游海拔3500米以上,有一条长约20k的山谷,谷内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良好。据考察,河谷西侧为花岗岩地层,分布着许多一直喷发的温泉;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分布着许多间歇喷泉。左图示意该河谷的地质构造及其温泉分布,右图示意间歇喷泉剖面。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段河谷的形成原因。
(2)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角度,分析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峰丛、洼地众多,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洼地地形坡度小,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分布在洼地底部。当地逢雨就涝、无雨便旱,全乡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下图为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分析七百弄乡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七百弄乡“逢雨就涝、无雨便旱”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漠被称为变色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多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海雾有时深入内陆50千米。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纳米布沙漠内有呈新月形、线形以及星形的高大沙丘,其中星形沙丘“随风摆动”并不断长高。左图示意纳米布沙漠位置,右图示意星形沙丘景观及风向。



(1)简述沙子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至纳米布沙漠的外力作用过程。
(2)分析沙丘海岸向内陆逐渐由白色增深至红色的原因。
(3)推测沙丘在“随风摆动”过程中形成星形并长高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开都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而湖泊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近十几年来,水域面积已减小460平方千米,湖泊盐度明显升高。下图示意博斯腾湖流域。



(1)指出博斯腾湖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分析近年来博斯腾湖盐度升高的原因。
(3)推测博斯腾湖面积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9 . 中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及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其生长期一般在3-10月,与当地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下图为中国绿洲胡杨林生长期与均温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新疆胡杨林分布的因素是(     
A.气温B.土壤C.光照D.水分
2.新疆胡杨林(     
A.3月均温越高,生长期起始日越晚B.10月均温越高,生长期终止日越晚
C.3-10月均温越高,生长期天数越少D.生长期起止日早晚与气温相关性小
3.柴达木地区胡杨林的生长期与3月均温相关性最低,原因是该地(     
A.起始日早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D.海拔较高
10 .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