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22-23高二下·广东揭阳·期末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左图)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右图)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1)简述该岛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2)从位置和地层特征的角度,判断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气候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地壳运动决定的;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地壳运动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决定的。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对你的推测给予合理解释。

2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大量从国外引种冷季型草。冷季型草整齐美观,耐踩踏,“就像绿毯子一样”(图甲),如果养护到位,一年中可以观赏到绿色的时间达330天以上。但这种草坪的管理成本非常高,耗水量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干枯死亡,造成地面斑秃(图乙),还要经常打农药和除草剂,避免病虫害和杂草。随着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北京市开始逐渐使用适合本土的野生草,冷季型草坪数量日趋减少。这些野草主要是多年生,不必每年播种,生长繁殖速度快;大多数夏季会开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且节水,养护成本低,高度在60厘米以下,可形成“林下繁花”的天然野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季型草与北京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A.与北京的光照适应B.与北京的降水适应
C.与北京的气温适应D.与北京的土壤适应
2.大量发展冷季型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资源紧张③水污染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与冷季型草相比,适合本土的野生草维护成本低的主要原因是其(     
A.需要的水量少B.需要的热量少C.需要的光照少D.需要的肥料少
2022-07-29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土壤是母质、气候、地形、植被、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与植被同被视为自然环境的镜子、划分陆地自然带的主要标志。云南省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图左为云南省主要土壤地域分布图,图右为玉龙雪山山地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砖红壤带主要分布在23°N以南,推测其形成的气候背景应为(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高山气候
2.在云南省西部,赤红壤带多呈树枝状、带状自南向北延伸。这是因为(     
A.在北回归线附近,全年光照充足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C.季风沿河谷深入,形成湿热环境D.河流自南向北流,沿岸水源丰富
3.红壤为云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与红壤对应的植被类型应为(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高山草甸
4.结合棕壤在云南省及玉龙雪山分布的特点推知,棕壤在我国还可能分布在(     
①东北平原②山东丘陵③秦岭山地④柴达木盆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云南省土壤的地域分布状况反应出其自然环境特点有(     
①热带气候为主,季风气候显著②西部山脉纵列,东部高原崎岖
③河流交织成网,自西向东流淌④水热组合多样,生物种类繁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中学地理小组暑假期间赴西藏自治区米林县考察丹娘沙丘地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左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同学拍摄的丹娘沙丘景观。



(1)由图左可知,丹娘沙丘位于____,图右景观拍摄地点位于图左中____(A或B)。
(2)同学们在考察之后绘制了沙丘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推测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____
A. B. C.D.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丹娘沙丘所在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3)丹娘沙丘在一年中增长速度有季节差异,说出其增长速度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出丹娘沙丘给附近公路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概括同学们此次考察过程中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06-07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地理查缺补漏试卷

6 . 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 CO2 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植物群落进行与演替系列顺序相反的逆向变化):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下图为该地不同演替阶段 8 月份土壤 CO2 排放量时间变化图(图中不同阶段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等要素差别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草本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光合作用强B.生物种类多
C.凋落物多D.土壤温度高
2.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 CO2 排放量峰值明显滞后于草本阶段,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林冠茂密B.根系发达C.土壤干燥D.植株高大
3.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可能会(     
A.改善区域小气候B.加快海平面上升
C.降低雪线高度D.使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7 . 为了探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某校学生制作了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动态演示模具(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模具可演示(     
A.地球的自转运动B.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的现象D.不同经度太阳高度的变化
2.如果图1a到图1b所示时段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不变,则该时段(     
A.地球移向近日点,公转速度变快
B.江淮地区阴雨连绵,进入梅雨季节
C.黄河的水位持续上升,进入汛期
D.西双版纳地区草木凋零,落叶满地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2017“中澳旅游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澳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某旅行社开发了一款澳大利亚“回归原生态,融入大自然”——澳大利亚自驾游的线路。自驾沿途经过甲、乙、丙三地。



(1)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简述乙地自然地理景观的主要特点并说明气候对其形成的影响。
(3)如果按照资料所述自驾游线路旅行,说出北京市某校同学暑假随父母旅行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9-02-2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9 . 北京市某区有一座“生长的建筑”,建筑立面和屋顶上覆盖了大量的植物,由三层构成,第一层是山水相间的绿洲花园,第二层是垂直森林立面,第三层是云端屋顶花园。三层景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成垂直瀑布般的绿色森林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层垂直森林立面种植了大量适合北京气候的小乔木,推测其主要特征是(     
A.树干高大,常有板状根B.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
C.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D.夏绿冬枯,季节变化显著
2.第三层云端屋顶花园(     
①可远眺城市美景,开阔视野②有助于减少夏季能源消耗
③增加楼体重量使建筑更稳定④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冻土与高寒区域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关系密切。研究小组在黄河源区某季节性冻土观察点对降水、蒸发、土壤储水量(自地表向下160厘米厚的土方体中未冻结的水)等进行观测。图为某冻融周期中的观测记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     
A.3月以前,冻结和蒸发使土壤储水量降低B.3~5月,土壤储水量因农业灌溉逐渐上升
C.6~8月,土壤储水量主要受地温变化影响D.9月以后,植被枯萎使土壤储水量较稳定
2.近年来黄河源区冻土面积缩小、厚度变薄。其长期影响为(     
A.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B.引起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
C.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规模D.增加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
2024-04-10更新 | 46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