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更多的闲暇时光放在了能够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上。如近几年,培育养植多肉植物风靡全国。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的需要,等待雨季的到来。
材料二   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雨水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竞相生长、百花齐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区的位置示意图及某种多肉植物的生境。

(1)分析该地区多肉植物的数量大的自然原因。
(2)判断多肉植物休眠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
(3)如果我国多肉植物爱好者从该地大量引进多肉植物,推测该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 .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海—气相互作用”。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此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2021年10月,中央气象台曾发布消息称我国进入“拉尼娜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B.水分交换减弱,蒸发总量减小
C.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减少D.风力增强,海水运动逐渐加快
2.“拉尼娜状态”下(     
A.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B.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有明显减少
C.印度尼西亚容易产生森林火灾D.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可能增多
2022-05-18更新 | 631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南起约20°S的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约旦地沟附近,绵延6000公里,为巨大的地堑构造带。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这些成为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的大洋。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及形成示意。



(1)结合右上图,简述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
(2)指出东非大裂谷形成后当地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并说明其理由。
(3)东非大裂谷附近的姆韦鲁湖是淡水湖,而鲁奇湖则是咸水湖,解析其成因。
(4)推测两亿年后东非高原的气候、植被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4 .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储存养分量的核心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2.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2019-07-20更新 | 330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D.人类活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2.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库伯佩迪始建于1915年,从地表看非常荒凉,实际上这个小镇有3500名居民,其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洞穴。小镇的水特别珍贵,要靠一根水管从几十千米以外引水,引来的水经脱盐处理后才能使用。右图示意库伯佩迪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1915年,库伯佩迪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开荒种地B.草原辽阔C.修建铁路D.开发矿产
2.库伯佩迪的气候特征是(     
A.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3.推测当地饮用水源来自于(     
A.南部海洋B.东部河流C.内陆地下水D.冰川融水
2023-1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亚伯拉罕湖是一片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落基山脉中、四周被雪山环抱的人工湖,该湖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亿万的冰冻气泡,湖中深邃的蓝色的冰将白色的冰泡烘托得清新脱俗、如梦如幻,故该湖又以“冰泡湖”著称,每年冬季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冰泡湖景观的出现,推测其成因,错误的是(     
A.冬季湖中水草茂盛,释放气泡
B.湖水流速较慢,有利于气泡上升
C.冬季表层湖水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
D.湖面风速较大,能够清除积雪
2.当地政府严禁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在结冰初期进入湖区,其原因可能是(     
A.气温过低,造成冻伤B.风力过大,冰面光滑,容易摔伤
C.光照太强,容易晒伤D.冰层过薄,湖中甲烷气体冲破冰面,易造成伤亡事故
2023-07-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图1为砂田西瓜景观图,图2为当地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计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据图推测土壤含水量(     
①地下30-40cm最多
②10cm处,裸田与砂田差异最小
③裸田垂直变化率更大
④同一深度,裸田含水量高于砂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与裸田相比,砂田对当地耕作土壤的影响有(     
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②减少风沙袭击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降低春季夜晚土壤温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7-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并通过影响植被进而影响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流堆积、侵蚀作用交替,这种由气候干湿变化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下图示意某地气候阶地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气候阶地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①③
2.对该阶地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到③气候变干B.③到④气候变干
C.②到④气候变湿D.①到②气候变湿
2023-05-11更新 | 1507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