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5 道试题
2023·浙江湖州·模拟预测
名校

1 . 如图是某区域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虚线代表等压线,数值a>b>c>d>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速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实际风速④<③,则推测该区域东部最可能(     
A.地形平坦开阔B.湖泊湿地广布C.建筑高大密集D.植被低矮稀疏
2023-03-22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8-19高二下·广东佛山·期中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至1.32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所示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



(1)指出火地岛东、西部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说明南极附近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的理由。
(3)分析南极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数量多的原因。
(4)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2019-05-16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广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3 . 日本西海岸鸟取县有典型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各沙丘形成于距今7万年间不同的时期。图示意日本鸟取县沙丘模式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沙丘形成年代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
2.图中沙丘④主要构成物质来源于(     
A.火山灰岩B.其它沙丘C.砾石粘土D.古代沙滩
3.根据剖面可推测此地区距今7万年间(     
A.海面高度持续下降B.风积作用一直较强
C.经历气候干湿变化D.经历多次火山活动
2024-04-11更新 | 4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4 .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
2.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西侧新、南侧新B.东侧新、北侧新
C.西侧老、北侧老D.东侧老、南侧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左为南方某红壤丘陵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耐旱、耐瘠薄的针叶林树种马尾松逐渐成为当地优势树种。但马尾松幼林的快速生长加快地力耗损,加上人类活动干扰,林下水土流失更严重,马尾松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马尾松逐渐长成矮小“小老头树”(图右),呈现少有的“空中绿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丘陵区马尾松林快速生长(     
A.森林层次结构增加B.生物多样性增加C.林下植被覆盖缺乏D.植被覆盖度减小
2.该丘陵区“小老头树”最有可能分布在图左中的(     
A.甲B.ZC.丙D.丁
3.该丘陵区域遭受强烈侵蚀过程中,植被逆向演替顺序是(     
A.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B.荒漠——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荒漠D.常绿阔叶林——荒漠——针叶林

6 . 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加里曼丹岛。随后气候转暖,大陆桥形状逐步发生变化。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末次冰期以来演变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2.下列关于加里曼丹岛成因及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B.岛屿上植被高大茂密,物质循环旺盛
C.岛屿经常在午后出现雷暴天气D.岛屿形成与马达加斯加岛成因相同
3.末次冰期后,下列关于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体型变小的原因,推测合理的是(     
A.生存空间减小,食物不足B.气候炎热,体脂消耗过快
C.天敌的捕杀,存活率下降D.基因突变,体格不断变小
2020-08-1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指出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的原因。
(2)解释林火过后15年内土壤造成植被生产力升高的原因。
(3)说明林火过后初期林内气候环境的变化。
(4)推测林火过后林内苔藓、喜阴及喜阳植被的演替顺序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弯,形成了一个433千米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650毫米,海拔3500-4000米。玛曲湿地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玛曲湿地像蓄满水的海绵,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时已经达到总水量的65%。图左为玛曲湿地附近地形及主要河流分布图,图右为玛曲曲流景观图。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玛曲湿地风光不再。境内数千泉眼干涸,境内433千米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千米严重沙化,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已有11条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屏障被破坏了,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地。

(1)分析黄河在玛曲这一段特别清澈的原因。
(2)分析玛曲湿地对黄河补给量大的原因。
(3)推测玛曲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
(4)从生态发展安全的角度,简述玛曲湿地退化的影响。
2024-02-23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中国气象局介绍,截至2020年7月29日,上一个台风“鹦鹉”生成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经沉寂了超过40天,预计7月底之前台风生成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月底前仍无台风生成,2020年将是1949年以来首个7月“空台”的年份。下图为“2020年副热带高气压和常年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风活动,一般发生频率最高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导致我国7月出现“空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弱、偏东
B.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强、偏南
C.西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
D.中国内陆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3.推测7月“空台”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华北地区旱情严峻
B.长江流域梅雨开始晚、强度小
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威胁
D.华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2023-08-08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10 . 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要运输冰山,可以运用哪些方式?
(2)现有的技术掣肘是什么?
(3)如果所有技术掣肘都能够突破,应该选择什么季节和什么线路运输冰山?(充分考虑洋流、季节因素)(请分小组绘制冰川运输路线图,并说明原因)

(4)如果大规模开发南极冰山,可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2024-01-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4 问题研究: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