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水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涨落现象。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潮差大的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水轮发电机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库侧水位与海侧潮位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上图示意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


(1)分析我国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有何优势?
(3)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2022-08-05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飞絮指春季雌性杨树或柳树种子的衍生物携带种子随风飘散的现象,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烦恼”。2020年4月,京津冀地区首次联合开展杨柳絮飘飞期预报服务。下图为“2020年京津冀地区杨柳絮飘飞预警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受飞絮影响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A.气温更高B.雨季更短C.树种不同D.光照更强
2022-08-04更新 | 97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冷月月均温-50.1℃,年平均积雪日数约229天,有北半球“寒极”之称,当地居民主要以驯鹿、鱼以及马肉为主食,饮用水主要靠温泉,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建在木桩上面(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下图示意奥伊米亚康村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极寒村”的原因不包括(     
A.纬度高,气温低B.锋面雨持续时间长降温
C.地形封闭,冷空气集聚D.盆地口向北敞开
2.该地极寒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无霜期短,农作物品质高B.交通不便,以雪橇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C.人们喜食鱼、驯鹿等肉类食品,利于御寒D.输水管道多埋于地下,以便保温
3.奥伊米亚康村的木屋建在木桩上,且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的主要原因是(     
A.特有的民族风情B.冻土的冻融作用
C.为抵御强风,顺势而为D.半埋进泥土中,有利于保温
2022-07-28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部分重点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5 . 板根(下图)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对土壤水分和养分都有拦截作用,是大多数热带森林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热带森林中即使是同一树种也存在有的树木具有板根、有的树木不具有板根的状况,不同树木板根的数量和大小也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有无板根、板根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胸径大小②是否落叶③树冠大小④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土壤湿度受板根影响最显著的季节和区域是(     
A.雨季,板根上坡位B.旱季,板根上坡位C.旱季,板根下坡位D.雨季,板根下坡位

6 . 吉林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吉林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A.风力强劲B.旱情严重
C.寒冷干燥D.土壤盐碱化
2.导致吉林和福建两地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2022-02-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
2022-02-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9 .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红树林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示意红树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     
A.针叶林B.常绿乔木C.热带草原D.落叶乔木
2.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     
A.高盐水生的环境B.四季分明的环境
C.土壤贫瘠的环境D.风浪侵袭的环境

10 . 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持续数月,截止到2020年2月4日,林火造成33人死亡,烧毁3000多所房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快速获知此林火的受灾区,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手机微信
2.此次火灾过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
②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③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④严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⑤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022-01-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