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生态区的划分反映了(     
A.区域内的整体性B.区域内的相似性C.区域间的差异性D.区域间的关联性
2.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是因为(     
A.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繁B.气候高寒,调节能力差
C.位于季风区,降水强度很大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2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沙漠形成的自然地理过程。
(2)简述该地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
(3)说明该地自然资源开发对该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4-04-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溪性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2×10km²、海拔梯度大于1000m的河流。山溪性小河流入海径流量虽然只占全球的10%,但挟带着全球45%的入海泥沙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河流入海泥沙量呈断崖式减少。下图示意比斯开湾南部河流输入颗粒有机碳通量。

(1)简述比斯开湾南部山溪性小河流的水文特征。
(2)指出导致入海泥沙量呈断崖式减少的具体人类活动。
(3)分析入海泥沙量呈断崖式减少对比斯开湾河流入海口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4-04-13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的榆林市,在植物地理学范畴中属于重要分界线,在地域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该区域被划分为温带和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都较为明显,且每年各个季节都会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该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及荒漠化面积变化。



(1)简述2012—2021年毛乌素沙地年降水量、植被面积、荒漠化面积变化的关联性。
(2)分析生态移民政策对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所产生的作用。
2024-03-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碱淖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形成于沙漠洼地积水,是中国最大沙漠湖泊。红碱淖原为秃尾河上游一个河谷盆地,后与秃尾河分离,形成湖泊。目前,红碱淖流域内现有农田灌溉面积5930公顷。下左图为红碱淖位置及周边区域简图,右图为红碱淖1985年至2020年盐度和面积变化趋势图。



(1)在图中虚线框内用“——”补画出2010年—2020年红碱淖面积的变化趋势。
(2)推测2015年以后,红碱淖面积变化的人为原因。
(3)有观点认为,未来红碱淖湖水盐度受自然因素影响还会再次升高,请说明理由。

7 . 洪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浅水湖泊,2000年成为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野菰是洪湖沿岸呈环带状分布的多年生优势挺水植物。某科研团队对洪湖湿地菰带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时选择洪湖湿地核心保护区试验基地和居民岛野菰生长良好的群落为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样。下表示意该科研团队调查发现的野菰的现存生物量和现存碳储量。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生物量/(kg·m-2

碳储量/(kg·m-2

试验基地

居民岛

平均

试验基地

居民岛

平均

地上部分

0.61±0.03

0.89±0.07

0.75±0.14

0.27±0.02

0.39±0.03

0.33±0.06

地下部分

1.30±0.58

1.64±0.04

1.47±0.38

0.57±0.26

0.73±0.02

0.65±0.17

合计

1.91±0.48

2.53±0.38

2.22±0.47

0.84±0.21

1.12±0.17

0.98±0.21

1.洪湖沿岸野菰碳储量地下部分均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竖根下扎较深B.根系庞大稠密C.根茎全年都有D.横根延伸较远
2.导致居民岛野菰生物量高于试验基地的因素是(     
A.水域深度B.水体营养状况C.鱼虾数量D.波浪大小
2024-03-02更新 | 3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2.20世纪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断流,主要原因有(     
①黄河中上游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②黄河流域年降水量逐年减小
③夏季风对黄河流域的影响逐年变弱④黄河中上游用水处于无序状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2-28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下图为古雅斯河流域地貌和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理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②挤压拱起,形成大分水岭
③雅斯河早期水系形成④断裂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2.科拉林地垒形成对图中水系的演化,说法正确的是(     
A.雅斯河流域面积变大B.乔治湖形成并发育为咸水湖
C.古河道河床不断加深D.雅斯河流向由西北流向东南

10 . 20231219日至22日,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出现冷流降雪,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超过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时,山东烟台的蓬莱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光学现象,当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出现较大温差时,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发生折射,从而使岛屿等变形,形成奇异而变幻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1.“冷流降雪”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的(     
A.偏北沿岸B.偏南沿岸C.偏东沿岸D.各沿岸均可发生
2.本次“海滋”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A.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B.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
C.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D.暖锋过境后,暖湿气流冷却凝结
3.大风吹来时“海滋”消失是因为大风(     
A.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B.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C.降低了表层海水的温度D.加剧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
2024-02-05更新 | 1011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