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
2018-12-19更新 | 425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扶余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2.P、Q两地相比可知(     
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P地所在地形区(     
A.南亚大陆气温年较差变小B.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减弱
C.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D.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2018-11-0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下图为多米尼加相关图文信息。


(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2)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3)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2.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
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
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
5 .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
A.B.C.D.
2.图中M地也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试推断该地气候
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
C.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4)导致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8 .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D.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比较低B.海拔比较高C.阴雨天气多D.径流量较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3.该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各环境问题的出现,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开放性C.整体性D.生产功能
10 . 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  )
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
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D.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
2.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区域性D.开放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