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最利于储水。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
2.A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     
①A地位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暖流对A地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③A地在南回归线附近,气温高④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A.①②③B.D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12-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2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省的黄山(北纬30.18°、东经118.14")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黄山松针叶粗短,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更奇特的是,松树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裸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下图示意黄山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黄山山麓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为(     
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混交林
2.与黄山松千姿百态.生长缓慢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和温泉B.温泉和气候
C.岩石和气候D.岩石和云海
2020-10-29更新 | 433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形成绿洲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B.降水C.热量D.水源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B.草原上动物毛少,以适应酷热环境
C.西部海洋沿岸寒冷的洋流是导致森林冬季落叶的原因之一
D.森林中阔叶林冬季基本无叶,以降低蒸腾方式来抵御冬季低温

4 . 我国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南方地区土壤相对贫瘠。但近年来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的主导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貌
2.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A.秸秆还田、少耕、休耕B.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C.全面禁止一切耕作活动D.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2020-10-13更新 | 11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地理试题(理科)
13-14高三上·新疆哈密·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我国东南沿海侵蚀海岸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东岸受海水侵蚀较西岸严重,主要原因是东岸(     
A.海平面上升B.风浪大C.降水量大D.河流输沙量大
2.图中所示沿岸寒流受盛行风影响,其最强盛时段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2020-08-02更新 | 457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 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问题。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
2020-07-23更新 | 7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未完全分解的有机残体(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主要形成于沼泽地区,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及其他营养成份。下图为某国示意图。该国中部以盛产优质泥炭闻名于世,人们将泥炭装入精美的袋子中,出口世界各地,换取大量的外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地带性植被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D.苔原
2.该国中部之所以能形成深厚的泥炭层,主要是由于
A.森林覆盖率高B.植物的种类丰富
C.植物的生长速度快D.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慢
3.该国出口的泥炭主要用于
A.生活燃料B.园艺肥料
C.农业化肥D.化工原料
10-11高一下·吉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2020-04-21更新 | 56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9 .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②、③自然带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①到③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
(2)⑤地附近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顶部有终年积雪,号称“赤道雪峰”,其垂直自然带变化多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3)②、④纬度相似,气候类型不同,其直接影响因素为________。⑤地虽地处赤道,但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_
(4)①地全年高温多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茂密的原始森林,河流径流量大。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2020-04-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农安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稳定性B.整体性C.开放性D.差异性
2020-03-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