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骆驼刺(下图)能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其茎上长着刺状坚硬小叶,故得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地形D.气候
2.骆驼刺叶片成刺状有利于(     
A.减少水分蒸腾B.增强光合作用C.增强养分吸收D.减少养分消耗
3.在图示环境中发育的土壤,其特点是(     
A.腐殖质厚度大B.土质气孔较少C.微生物活动旺盛D.相对较为贫瘠

2 . 2018年起,北京城区开始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乡土树种占80%以上,园内禁扫落叶,地面大部分由园林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打碎后压制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最符合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乡土树种标准的是(     
A.B.C.D.
2.禁扫落叶、用树枝打碎压制铺路的主要目的有(     
A.缓解热岛效应B.吸附空气尘埃
C.增加土壤矿物质D.有效截留雨水

3 . 植被对自然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地植被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荒漠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2.该地植被的主要特点有(     
A.树干高大B.四季常绿C.针状叶片D.发育板根

4 . 下图为“某地森林植被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
C.乙、丙、丁、甲D.丙、乙、甲、丁
2.该地森林的垂直分层越多,说明(     
①气温越高②降水量越多③气温越低④降水量越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成都某中学开辟了一块荒地用于劳动实践课程。同学们在调查校园植被时,发现该处荒地自然生长的树木下方有落叶覆盖,杂草比较少,而紧邻树木周的区域,杂草丛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树木下方杂草较少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分条件差B.养分条件差C.光照条件差D.热量条件差
2.该校园内自然生长的树木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6 .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下表为某一红柳沙包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风沙层

埋深/m

时间/距今年

砂砾粒径/mm

含水量/%

风沙层①

0.8

150

2.8

5.9

风沙层②

1.7

300

3.6

3.4

风沙层③

2.6

370

3.3

3.7

风沙层④

3.4

500

2.4

7.4

1.该地区风力最大的时期距今约(     
A.150年B.300年C.370年D.500年
2.该处红柳根系最发达的部位可能位于(     
A.风沙层①B.风沙层②C.风沙层③D.风沙层④

7 . 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大峡谷,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6至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河流AB处的断面形态是(     
A.“U”形河谷B.碟形河谷C.槽形河谷D.“V”形河谷
2.丹娘沙丘的砂砾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沙洲,堆积丹娘沙丘的盛行风主要为(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3.近年来,丹娘沙丘面积有所减小,直接原因可能是(     
A.上游植被破坏B.下游用水过多
C.夏季降水增加D.冬季大风加强

8 . 大气中臭氧总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因高度、纬度而异。使用各种制冷剂消耗了臭氧层的物质,极地和青藏地区已出现“臭氧空洞”。下图为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垂直方向上,大气中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升高(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C.在40km处达到最高D.在8km处达到最高
2.“臭氧空洞”的出现,可能导致(     
A.河湖逐渐酸化B.动物视力下降
C.全球气温降低D.农作物增产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在平坦地区,热喀斯特湖是其常见的地貌特征。北极地区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近年来,随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

材料二:研究发现,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对周围多年冻土产生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



(1)说明热喀斯特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022-12-28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广西西北部百色市有一个常年被厚重的白雾所笼罩的天坑一白洞天坑(下左图)。白洞天坑的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的地方达312米。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是人迹罕至的自然之地。

材料二:在白洞天坑以东距离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会冒气的山洞。山洞就像人呼吸一样,冬季时呼气呼出的白气(水汽)直上云霄;夏季时吸气,靠近的物体可能被拽入洞中。冒气洞洞口很窄,洞口直径仅7~8米,但洞内十分宽敞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奔腾流淌的地下暗河将它和白洞天坑相连(下右图)。



(1)分析白洞天坑常年被白雾笼罩的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简析冒气洞呼吸的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