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2 .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各要素的变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往往“率一发而动全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岛火山喷发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
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
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于奔跑便于迁徙的骆驼
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亚马孙平原地区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
2.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A.大群的长颈鹿、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B.初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C.热带草原上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D.草原变成了森林
2018-07-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1-12高一上·云南红河·期末
名校
3 .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 . 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D.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4 . 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与地形是(        )
A.背斜一山岭B.背斜一谷地C.向斜一山岭D.向斜一谷地
2.图示区域各地层的岩石(       )
A.由先成岩石高温高压变质而成B.坚硬而致密,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C.记录着地球的历史D.质地疏松多孔,属于岩浆岩
3.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差异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2018-06-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


回答下列各题。
1.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
2.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B.河道淤积严重
C.旱涝灾害减少D.含沙量增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2.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
A.植树种草B.修水库C.围海造陆D.围湖造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字母①代表动物,其余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②绿色植物 ③O₂     ④CO₂       B.②绿色植物  ③CO₂  ④O₂   
C.②微生物  ③CO₂       ④O₂   D.②微生物  ③O₂ ④CO₂
2.此图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 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描述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
(2)大瓦山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该地交通运输线路形态的特点和原因____
(3)大瓦山山顶覆盖的自然带是____
(4)如果石灰岩在上部,最可能形成的地貌是______
2018-04-0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同学用土堆、烧杯、水、盘子和草皮设计了一个“气候、地形、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的实验,他用等量的水以同等速度淋至土堆(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现象是(    )
A.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慢B.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
C.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少D.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大
2.该实验主要证明了(     )
A.降水对地形的影响B.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C.地形对降水的影响D.生物对气候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面积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近三十年来青海湖平均水位的变化。

材料二   青海湖区大型鱼类很少,广泛为当地利用的经济鱼类是青海湖湟鱼。湟鱼被称为高原生灵,以刚毛藻为食,又是很多候鸟的饵料,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描述青海湖面积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湟鱼数量减少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