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碉房是藏族特有的居住形式,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其形如碉堡,下宽上窄,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等特点,是高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藏族碉房结构严密、墙体较厚是为了防御(     
A.低温B.风沙C.野兽D.冰雪
2.当地居民利用平坦的屋顶可以(     
A.晾晒农产品B.运动健身C.种植蔬菜D.通风降温
3.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以多层结构为主的原因是(     
A.增加光照B.节省建材C.方便瞭望D.平地稀少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


材料二: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是由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植被发育有密集的支柱根、呼吸根,有“胎生”现象和排盐腺体,能在海水中生长,是海岸地带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从气候、水文、土壤的角度描述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条件。
(3)简述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3-03-2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测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此外,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寒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从气候、地质的角度,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2)描述图中“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地貌”的演化过程。
(3)调查发现,图示地区土层厚度与地形坡度大小呈负相关,分析其形成原因。
(4)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受强大的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重庆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气温最高、时间最长、范围最大、降水最少。高温43℃是常态,甚至有的区域达45℃,期间,重庆地区有197条河流断流,90座水库干涸。潮湿的南方本来不易发生森林火灾,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认为,但从8月17日开始,重庆涪陵、江津、巴南、铜梁、大足、开州、万州、北语等地先后发生10余起较大山林火灾。下图是2022年8月20日08时-26日08时重庆市高温落区预报图和北语缙云山山林大火图。

(1)分析此次重庆山火频发的原因。
(2)为减少旱灾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3)自然山火的发生对森林是利还是弊?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释理由。

5 . 鲅鱼主要栖息于浅海大陆架区,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有分布。鲅鱼夏季一般栖息于近海的中上层,冬季则栖息在中下层,每年4~5月和9~10月都是其季节性洄游高峰期。下图是2013年我国四大海区海洋表层月均水温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我国四大海区水温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区面积B.离陆远近C.太阳辐射D.封闭程度
2.每年4~5月,鲅鱼的洄游路线是(     
A.南海到东海B.东海到黄海C.渤海到东海D.黄海到东海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连接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是继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大动脉。川藏铁路的桥隧比将高达85%以上,而整个项目最长、难度最大的隧道就是“易贡隧道”,全长42公里多,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进步,使得修建长距离隧道成为现实。

材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如图)。


材料三:当隧道与含水地层连通时,需要疏排地下水。川藏铁路某隧道所在的地表分布有河湖沼泽等湿地,植被丰富;该地地下水盐度高、温度高,地下水水面坡度大致与地形坡度相同。隧道建成后,需要持续疏排地下水,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明显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川藏公路于1969年全线通车,与川藏公路运输相比,说出川藏铁路运输的优势。
(2)说出该铁路建成后对西藏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
(3)说明“易贡隧道”设计方案能够被采用的理由。
(4)据材料三中图文信息,分析该隧道的地下水疏排工程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23-01-3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房屋类型景观图,从左至右分别拍摄于我国山东胶东地区某渔村、新疆吐鲁番地区某村庄、海口骑楼老街民居.



(1)海草房以石筑墙,用晒干的海草做屋顶,有的海草房上还覆盖着细渔网.推测分析海草房屋顶上覆盖渔网的主要目的.
(2)比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区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说明原因.
(3)说明骑楼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形式的原因.
2023-01-18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我国北方塞罕坝林场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轻风沙危害B.增加生物多样性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2023-01-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江并流地区自然景观奇特: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有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冰蚀湖泊,然而许多狭窄的河谷谷底却植被稀疏,且多为低矮、多刺的旱生型灌丛。2003年7月“三江并流”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三江并流地区是“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特殊区域。如图为“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简图。

(1)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判断“三江并流”地区河谷的地貌特征
(2)分析三江并流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
(3)解释河谷多旱生型灌丛分布的原因。
(4)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色,列举四条该地区依托当地资源脱贫致富的措施。
2023-01-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艺术班)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6月,泰国清莱府包括12名青少年足球队员及1名年轻教练在内的13人前往当地国家公园溶洞内探险,后因暴雨被困地下溶洞与外界失联,搜救工作随后展开。被困10多天之后,青少年和教练被成功救出。

材料二:“溶洞示意图”(下图左)和“清莱府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下图右)。

(1)地下溶洞属于地貌类型中的____。该地貌在我国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
(2)泰国该地貌分布广泛,因为该地区分布了大量的____岩,该类岩石属于____(选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泰国清莱府的气候(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特征为________。根据降水特征,该地易发生____灾害。
(4)分析该地貌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3-0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