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88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当前全球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不断加剧,中东是世界上跨境水冲突最严重的区域。图为约旦河流域周边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下列地区跨国水冲突最严重的是(     
A.以色列地中海沿岸B.黎巴嫩的北部地区
C.约旦河的上游地区D.死海南部沿岸地区
2.加剧该地区水资源争端的主要人文原因有(     
①约旦河流经多个国家或行政区                  ②宗教复杂,民族矛盾尖锐
③降水量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                  ④人种肤色之间的差异明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严重的水争端对该地区未来最可能的影响是(     
A.死海的年蒸发总量不断增加B.死海湖面缩小并有可能枯竭
C.淡水资源的总量严重减少D.石油资源的开发严重受阻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镇到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称为下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缓慢,泥沙淤积,造成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水灾害。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挟带水、沙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下荆江的输沙量影响较大。城陵矶段是荆江的出口,也是洞庭湖水流的出湖口。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指在一条河流或水流中,不同的横截面上水流速度相同的水位高度)下降,而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下图示意荆江及洞庭湖河段水系。

(1)分析下荆江裁弯工程实施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
(2)下荆江裁弯后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说明为减少荆江泥沙淤积可采取的措施。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和艾比湖是新疆西北部两个较大的内陆湖泊。其中赛里木湖湖面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内年降水量约257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毫米(比我国西北内陆其他湖泊蒸发量小很多),结冰期长达6个月。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暖湿化,湖水盐度随之变化。组成湖岸的多为粘性差、透水性较好的粉砂岩、石灰岩为主,近年来湖岸整体上出现坍塌趋势,尤其以东岸坍塌最为严重。

艾比湖湖面海拔约为189米,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的盐度高。下面左图为赛里木湖位置以及周边情况示意图,右图为艾比湖和赛里木湖的位置和地形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赛里木湖年内蒸发量小的原因。
(2)简析与艾比湖相比,赛里木湖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3)指出近60年来赛里木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4)赛里木湖湖岸易坍塌且东岸最为严重,对上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023-10-14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18题及变式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融湖广泛发育于西伯利亚、加拿大等高纬度冻土区。其形成与全球变暖和冻土层冰楔(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面反射率低于陆面,因此热融湖形成后,易受环境扰动,往往具有“形成—扩张—消亡”的周期性演化过程。下图示意热融湖初期形成过程。


   
(1)据图分析冰楔在热融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从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分析热融湖形成后面积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3)分析全球持续变暖可能导致热融湖消亡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涪陵区城东南约40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峰、台地、沟谷等景观高低错落,层次丰富,海拔从600米到1980米,谷底至峰巅间的落差达700多米,山势奇峻多姿,极具壮观之美。景区核心区为一条发育在巨大褶皱背斜上长约10公里的原生态裂谷。整个裂谷雄阔壮美、气势磅礴,两岸层峦叠嶂、峭壁如削,瀑布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河谷迂回婉转、幽深迷离,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 景区集山、峡、林、泉、瀑、崖、洞、潭、溪、坑、缝于一体,特别是其状如薄刀、连绵上千米的绝壁石峰国内罕见,一段长约1500米的裂谷地缝冠绝天下。

材料二:元旦期间,行走在人行栈道上,但见下面河道干涸,河道内乱石遍地,但隐约听见有水流声。栈道悬空而建,离地30-50米,蜿蜒在裂谷缝隙中,给人以惊险、刺激的感觉。

材料三:景区内悬挂的部分景点最佳拍摄时间表(北京时间)

月份最佳拍摄时间
开门石镇天印一线天
一月11:30-12:3011:20-11:3008: 30-09:40
二月11:30-12:4011:50-11:5009:10-11:20
三月12:00-13:5012: 10-13:0009:20-11:40
四月12:30-14:2012:00-14:1010:50-13:20
五月12:50-15:0013:10-15:2010:40-13:30
六月12: 20-15:4012:10-15:3010:20-14:40
七月11: 50-15:4011:20-15:5009:50-14:50
八月15:10-15:5011:00-16:0011:10-14:10
九月14:50-15:1011:20-15:4012:15-13:40
十月14:20- 14:5011:40-15:2010:40-11:50
十一月13:50-14:1011:35-12:2008:50-11: 00
十二月12: 20-13:4011:30-12:0008:50-10:40
(1)描述武陵山大裂谷的形成过程。
(2)解释“河道干涸,但隐约听见有水流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栈道悬空而建,离地30-50米”,而不是沿河道旁修建的原因。
(4)说明“一线天”景点一年中最佳拍摄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猫跳河流域多峡谷急流,喀斯特地貌发育。20世纪50年代,该流域几乎没有现代工业。1958~1981年,该流域进行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梯级开发(下图),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下表示意该流域6个水电站的坝高和年发电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镇市大力开发铝土资源,发展“铝土矿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制品加工”产业。1988年,H湖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0年代,H、B两湖成为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

   

水电站
坝高(米)52.548.743.839.526.560
年发电量(亿度)0.690.800.821.623.831.43
(1)水电站Ⅰ位于猫跳河中、下游分界处。推断该流域的深切峡谷主要分布的河段(上中游或下游),并说明判断理由。
(2)猫跳河流域水库建设淹没众多耕地,但1990年流域内耕地却比1960年增加约10%。分析水库建设后该流域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
(3)说明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对清镇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4)简析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导致其注入乌江的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

8 . 印度洋偶极是指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差,当印度洋西部的温度高于东部时为正偶极,反之为负偶极,此现象是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图为印度洋海域及其赤道上空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N、P和Q四海区中盐度最高的是(     
A.MB.NC.PD.Q
2.印度洋出现负偶极时(     
A.甲处气流上升较显著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C.马来半岛森林大火多D.索马里海域渔获减少
2023-09-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叠层石是藻类生物将海水中的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通常由一系列的碳酸盐纹层堆积而成,而纹层的形成与藻类生长周期有关。由于藻类生长的趋光性,使得叠层石生长方向明显受光照方向的影响。下表为叠层石生长纹分级表,下图为叠层石良好的生长纹图片。据此完成问题。

级别时间厚度
一级一天(潮汐时间)2~500微米
二级14.80.1~3毫米
三级29.5天(朔望月)0.2~5毫米
四级随纬度变化的季节性0.5~25毫米
五级12.37太阴月(365天)0.5~45毫米

1.叠层石最可能形成和分布于(     
A.滨海地区B.内陆地区C.深海底部D.高山之巅
2.澳大利亚西部沙克湾(25°S113°E)发现大量叠层石化石,判断发育良好的叠层石最可能朝向(     
A.北向B.东向C.西向D.南向
3.据表,影响叠层石生长纹构造的主要因素有(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潮汐运动洋流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 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右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每年雨季(12-次年1月)被雨水注满,旱季(7-10月)湖水干涸,形成盐层矿物质硬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②位于高山间盆地③位于非洲④位于热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推测该盐沼盐层最厚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