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海岸沙丘岩是指在海岸沙丘形成较稳定时,其表层的矿物被水溶解,渗入岩石空隙结晶后蒸发干结而成的链状砂质沉积岩。西奈半岛与以色列南部的沿海地区相邻,在沙丘与海洋的过渡地区都分布有连片的海岸沙丘岩。以色列的沙丘岩宽度比西奈半岛的大得多,沙丘东部边缘的肥沃农田向内陆延伸达40公里。

1.以色列比西奈半岛的沙丘岩海岸宽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向B.洋流流向C.海浪作用D.海岸走向
2.沙丘岩广泛分布的地区
A.多有贝壳类化石和鹅卵石B.近岸海域坡陡水深
C.沙丘洼地常见季节性湖泊D.沙丘链与海岸线垂直
3.与以色列中部高地相比,影响其西部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A.土壤贫瘠B.水源短缺C.风沙危害D.低温冻害
23-24高三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礁体是人为放置在海底、模拟天然礁石的结构物,由于其突出于海床表面,会导致原有的平稳流场发生扰动,礁体附近的海洋环境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人工礁体对鱼群的增殖和聚集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生态效应、流场效应和遮蔽效应实现的,同时,人工鱼礁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水质,减少海洋赤潮等发生的频率。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早期放置的轮胎礁,由于时间过长,捆绑轮胎的尼龙绳或钢带在海水中逐渐失效,生态效益逐渐减小,至今为止,还有超半数的废弃轮胎在海底等待被打捞上岸。左图示意海底人工礁体,右图为轮胎礁打捞图。



(1)结合人工礁体对水流的影响分析其对鱼群的增殖作用。
(2)简述人工鱼礁如何改善水质。
(3)简述佛罗里达州东海岸轮胎礁的尼龙绳或钢带失效可导致哪些生态效益减小。
(4)基于美国拆除轮胎礁现象,推测我国人工鱼礁的研究方向。
2023-12-16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旦位于亚洲西部,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约旦西部多山地,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约旦西部山区和约旦河谷地区年降水量在380-630毫米之间,而东部沙漠地区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干燥,风沙大,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约旦能矿资源较匮乏,长期依赖进口。为此,该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清洁能源。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约旦投资、承建发电项目,这将帮助约旦逐渐实现绿色发展的愿景。

油页岩是一种含有固体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从油页岩中可以提炼出页岩油。约旦拥有丰富优质的油页岩资源,其埋藏深度浅,上覆岩层成岩程度低,便于露天开采。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融资建设的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是约旦最大电站项目。

页岩油是最难开采的石油之一。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并产生大量废水,目前处理这些废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其注入废水深井,而非回收利用。开采页岩油需要先进的技术。

页岩油里面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开采石油必须用到淡水,如果对水资源处理不到位,后果非常严重。

(1)指出约旦东西部的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说出一种约旦可开发的清洁能源,简述该能源发电站建成后对约旦发展的意义。
(3)说明在油页岩聚集区开采油页岩的有利条件。
(4)目前油页岩开采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23-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地形图,日本地理位置及太平洋部分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20113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引发核泄漏,至今仍在不断产生核污水。2023824日~1120日期间,日本政府已经将23351万吨核污水排入海洋,该行为一直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


(1)日本地狭人稠,但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66%,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选填:地形/气候/土壤)。下图为日本樱树四季变化图,樱树属于____(选填: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温带落叶阔叶树种)。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饮食中动物蛋白主要来自家养禽类、牲畜类、水产类。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洋流、地形状况,分析日本传统饮食中的动物蛋白大部分来源于海产品的原因。
(3)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水性质区域差异较大。与太平洋A海区的表层海水相比,B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偏____、盐度偏____、密度偏____
(4)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下列四个地区中最先受到其影响的是(     )(单项选择)
A.美国西部沿海B.韩国西部沿海C.中国南部沿海D.加拿大东部沿海

(5)日本核污水的排放对地理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单项选择)
①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②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③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温室效应
④污染物会增加海水营养成分,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 东亚、南亚地区-【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适应山地环境而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江西省利用丘陵地形大力发展山地果业,开发前期直接在坡地上大规模种植果树,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当地果园将坡地改造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反坡的梯面上构筑前埂并开挖后沟,同时还在裸露的梯壁和梯面上植草。经过改造,当地果业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梯田农业历史悠久,供养了大量山区农民,很多梯田还被开发成了景区,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梯田撂荒现象也日趋严重。左图是江西省梯田果园模式示意图,右图是梯田撂荒原因占比示意图。

(1)说明当地果园中前埂、后沟与反坡梯田结合的模式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与裸露的梯壁、梯面相比,简析该地在梯壁、梯面上植草的好处。
(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梯田撂荒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从城镇化角度分析我国梯田撂荒现象严重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缓解梯田撂荒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12-23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


材料三     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
材料四     近年来,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原有生产工厂“外迁”到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或缅甸,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也将部分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等国。
(1)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船屋”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利于通风B.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C.用水方便,水运便利D.紧临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2)指出洞里萨河不同月份的流向,并说明其成因。
(3)“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请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5)简析产业转移对越南的影响。
2017-06-06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5月)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7 . 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每年要根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下图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水库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发生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
2.三峡水库主要的蓄、放水时间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7-8月-放水-防洪错峰B.9-11月-蓄水-为来年枯水期有水可放
C.12-3月-放水-便于库区冲淤D.4-6月-蓄水-确保发电稳定
2023-04-14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择题变式题

8 .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境内7%以上是山地和丘陵。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地带(下图),该松木引进新西兰后,异乎寻常的生长良好,新西兰松耐贫瘠,可大量种植在不适合集约农业利用的贫瘠土地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西兰松在美国原产地难以深入北美内陆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冬季寒冷漫长B.受沿岸海流形成雾的影响
C.海岸山脉海拔高,地形崎岖D.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充足
2.新西兰的民居一般采用木结构。这是由于
A.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B.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C.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传统D.木结构利于减轻地震危害
3.目前我国开始尝试引种新西兰松。下列省份较适合新西兰松生长的是
A.河北 山西 陕西B.四川 云南 湖北
C.新疆 宁夏 内蒙古D.吉林 辽宁 黑龙江
2019-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9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态屏障是具有特定生态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由自然、人工或者自然人工相结合而形成的阻挡自然灾害或危害区域扩散的构造屏障,可分为自然生态屏障和人工生态屏障。珠江流域在保护修复生态格局上打造上游生态屏障,统一调度流域水资源,城镇集中区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全流域水生态安全。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自西江取水,经加压输送至广州南沙区、东莞和深圳,是优化配置珠江三角洲东、西部水资源的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预计2023年底建成通水。材料三 图1为珠江流域水系简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图。


(1)属于珠江上游区域自然生态屏障的有山脉、_______,说出其主要生态作用_______
(2)从开发现状和自然资源的角度,说明珠江中上游在流域协作开发中具有的优势。
(3)推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中水的输送方式,并分析原因。
(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实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必要性。
2023-12-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