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坑是喀斯特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而成的深陷地表的负地形,其四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由于受到四周岩壁的圈闭作用,天坑内部形成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原始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某团队在云南某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中的样带分布。



(1)说明云南利于天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选出四个样带中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样带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建设需遵循因地制宜等原则。青藏公路平均海拔约4000米,沿线地区多冻土。与一般公路不同的是,青藏公路有很多路段两侧竖有热棒,其中地上部分高度为2~4米,地下部分可达8米,且这种路段路面往往起伏不平,被称为“搓板路”。青藏铁路是我国青藏地区的一条铁路运输的大动脉。下图示意青藏公路沿线热棒及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进藏交通运输线路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公路有热棒出现的路段最易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横风B.团雾C.沉降D.滑坡
2.热棒出现的路段路面起伏不平的主要原因是(     
A.升降作用显著B.反复冻融C.风力侵蚀强D.车辆碾压
3.我国在青藏高原先建设青藏公路,后修建青藏铁路,且青藏铁路选线走向基本与青藏公路走向相一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路建设难度更大B.铁路建设成本更高
C.青藏公路选线较为科学D.线路重合延伸利于青藏高原交通均衡化发展
2023-06-3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位置见下图),甲、乙是该河上下游的分界点。该河中游河段在1950年前后为自由弯曲或游荡型弯曲河道,形成了广阔的河漫滩,灌溉着两岸耕地和受人类活动破坏后残存的森林廊道,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意义;1961年以后,中游河段修建了众多水库和防洪堤,河道基本稳定,沙洲面积大幅减少;1980年以后,中游弯曲河段进行人为裁弯取直,并在每段河曲的凹岸采用抛石护岸技术加固防洪堤;2000年以后,有专家建议拆除部分河段的水坝和防洪堤,恢复埃布罗河自然形态。



(1)推测1950年前后该河中游河段自由弯曲和游荡型弯曲河道的成因。
(2)指出1980以后该河治理措施在减轻洪涝方面的具体作用。
(3)你是否赞同拆除部分河段的水坝和防洪堤?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11-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菏泽地区为确保棉花生产稳定,大力发展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栽培技术相比行距更宽,播种前须将种植区域土壤用水浇透,保证农作物生长期间水分供给充足,还需适时覆膜。覆膜后,在龟背状畦(畦为由田埂分成的小块田地)的顶部播种西瓜种子。棉花种植后覆盖地膜,并拉紧、压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比其他栽培技术行距更宽的原因是(     
A.利于作物充分吸收水分B.利于农民田间管理
C.保障作物生长空间D.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2.采用棉花—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其中西瓜的最佳覆膜时间是(     
A.4月B.6月C.8月D.10月
3.棉花种植后覆盖地膜并拉紧、压实的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B.发挥光效作用C.避免风沙破坏D.维持土壤温度
2023-06-01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沼是沼泽因水分蒸发、盐分积累或盐湖沼泽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位于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有河流79条,其中42条为季节河,是中国内陆河分布最多的盆地,也是世界上盐沼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该地于1958年建成钾肥厂,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2005年开始,柴达木盆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位置。

(1)分析周围山地在柴达木盆地盐沼形成中的作用。
(2)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柴达木盆地盐沼生态的意义。
2024-02-28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6 . 向外长波辐射是指大气层向外的长波辐射,该辐射量一般与云顶高度成负相关。卷云属于高云族,薄而透光,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下部。下图示意某高原82°E-92°E范围内水汽含量、垂直风速大小及2007-2010年夏季卷云发生总次数的纬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一般由(     
A.稀疏的小水滴组成B.密集的小水滴组成
C.稀疏的小冰晶组成D.密集的小冰晶组成
2.通常区域对流作用强(     
A.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B.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C.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D.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3.图示高原南部水汽及垂直风速的变化源于该地(     
A.信风下沉B.东北季风下沉C.西风抬升D.西南季风抬升
2023-04-28更新 | 51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蚀洼地是在山坡上由大量冰雪融水作用,逐渐形成宽而浅的洼地(下左图),分布在雪线以下、林线以上的高山永久冻土带。其形成与所处环境中风化条件、冻土的分布和适当的坡度密切相关。长白山天池东北坡,坡度约为15°-25°,基岩抗风化能力弱,雪蚀洼地广泛发育(下右图)。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多,雪蚀洼地将会发生变化。



(1)说明天池东北坡利于积雪保存的条件。
(2)分析春季天池东北坡雪蚀洼地易发育的原因。
(3)随气候的变化,推测雪蚀洼地将会发生的变化(扩大或消失),并说明原因。

8 .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2023-01-2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全仿真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9 . 人们常谈"到大海游泳去!"、"到江湖游泳去",如今,"到森林浴场游泳去!"成为新的养生潮流。森林"浴场"能够引发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倦念,澄清世俗凡间的纷扰"尘埃",消除日常繁忙的紧张和不安,使人的身心得以放松。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某地植被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小题。



1.“森林浴场”的主要作用说明了植被能够(     
A.固碳释氧,净化空气B.积累养分,维护生物多样性
C.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的发生D.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2.为了更好的营造城市森林“浴场”,专家建议在公园内禁扫落叶,并用碎石子铺路。关于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营养元素富集在土壤表层B.微生物及虫类生存提供食物及栖息地
C.减少硬化路面,增加下渗D.有利于加强土壤水分的蒸发

10 . 林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林隙对群落演替及生态系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疆尉犁和轮台两县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处于塔里木河中游,保护区内的胡杨林主要靠吸收河流两岸的地下水存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塔里木河上游进入中游的年径流量大幅度减少。2000年为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补水,修筑了塔里木河中游堤防阻止洪水漫溢。下图示意该地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新增林隙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该保护区新增林隙(     
A.1957-1966年增长最多B.1977-2006年逐年增长
C.2007-2011年年均增长最多D.增长速度先快后慢
2.林隙增多会使林内(     
A.昼夜温差减小B.利于森林更新C.空气湿度增大D.喜阴植物增多
3.导致2000年以来该保护区林隙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上游来水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中游修筑堤防D.人类活动干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