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山东诸城是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下图是诸城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据研究,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化石所在岩层(     
A.下部岩层年龄新B.多为火山喷发形成C.层理结构不明显D.属于沉积岩
2.推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为(     
A.温暖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低温湿润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部,此地区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下图为七百弄地表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据图概括七百弄地表景观最突出的特征,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区“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1-12-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高贵的猴子,是我国独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进入了世界濒危物种红色目录。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狭长地带,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地区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自然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B.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
C.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D.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
2.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原因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崎岖的地形是金丝猴栖息地分布呈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B.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破坏了金丝猴栖息地的环境
C.相互隔离的状态使金丝猴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D.相互隔离的状态有利于金丝猴的保护与繁殖
2021-12-1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三幅图为世界不同地区地表的森林景观照片。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华北东部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箭头代表水循环环节。



(1)材料一中最有可能在非洲拍摄的是照片____,最有可能是人工植被的是照片____,照片b拍摄的季节最有可能是____季。(填字母)
(2)图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图中水循环环节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序号),甲处地貌名称是____
(3)描述照片a代表的森林植被特征。
(4)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试分析屋前多植落叶阔叶林的原因。
2021-12-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孤立突起的岩石,尤其是裂隙发育的不够坚实的岩石,容易被风蚀。下图甲是我国某地常见的风蚀地貌类型,图乙是该地常见的典型植物“骆驼刺”,是防风固沙小能手。



(1)下列选项中与图甲中地貌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海滩B.喀斯特地貌C.雅丹地貌D.海蚀崖
(2)该地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其植物根系____,原因是____
(3)比较图甲地貌上下部风蚀速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简析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2021-12-13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陇南位于西秦岭,是我国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个地形区交会区域。因中药材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中的茂密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

材料二:下图是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分析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陇南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的原因。
(3)紫斑牡丹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且综合效益高的植物。你是否赞成在陇南山区大力推广紫斑牡丹的种植?请说明理由。
2021-12-12更新 | 1009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梯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土壤D.海拔
2.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影响有(     
A.高海拔裸地显著增多B.土壤有机碳分解加快
C.生物多样性大幅增加D.山地气温的波动加剧
2021-12-07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随着全球变暖,世界多地的冰川渐渐消融。而位于新疆西南的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流域的冰川却在神秘扩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勒青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是(     
A.峡谷深切沟壑多B.自然植被更新快C.水能开发强度大D.夏季河谷牛羊多
2.近年来,克勒青河流域(     
①冰川堆积地貌快速增加②山地永久积雪海拔降低③冬季降雪量增加④入湖矿物质增多
A.①⑧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2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Zion国家公园(113°W,37.2°N)地处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研究发现,Zion国家公园的砂岩红层沉积于三叠纪末由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型内陆盆地。之后内外力作用下,Zion国家公园由最初的构造盆地逐渐演化成高原—峡谷群地貌。

红层地貌是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下,含氧化铁为主的红色砂岩经侵蚀而形成的地貌。该地貌的崖壁有着不同特征,如崖壁上下颜色呈现一定差异。上部为白色,中部为粉红色,下部为红褐色,并且崖壁上部边缘有尖锐的棱角。下图示意Zion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状况。



(1)说明Zion国家公园曾经位于北美西部大型内陆盆地的理由。
(2)说明图示崖壁边缘尖锐棱角的形成原理。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阐释该地从盆地到高原一峡谷群的演化过程。
2021-11-0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也是悬移质泥沙的的集散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影响鄱阳湖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平衡。图左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简图,图右为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



(1)说出鄱阳湖泥沙的主要来源。
(2)三峡水库修建后,7-9月鄱阳湖出湖泥沙量发生明显变化,请分析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泥沙淤积对鄱阳湖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1-11-01更新 | 71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