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分裂成了数个湖面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湖盆。该区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形成了广布的覆沙层。春末和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在本区形成一定的降水。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



(1)说明南部山地现代冰川分布较广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覆沙层对泉水出露带形成的作用。
(3)分析中新世后地壳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动物,栖息于流速缓慢、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浅滩和沙洲附近,以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受长江航运、工程建设、水质污染、过度及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湖泊中。长江天鹅洲原为长江主河道,由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天鹅洲牛轭湖),仅在汛期与长江相通。20世纪90年代早期,天鹅洲故道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经过30年的迁地保护,该种群从最初引进的5头江豚,发展到目前约80头,是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图,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极细

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0.74cm/a

(1)根据沉积物特点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的大致年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析选择天鹅洲故道作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3)随着江豚数量增多,说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3 .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干旱少雨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光照不足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4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指数越高,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图分别示意黄河源区平均生长季NDVI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横坐标为年内日期序号,DAY145表示从1月1日起计算的第14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黄河源区可能出现(     
A.河流径流量增大B.风沙活动增加C.土壤解冻提前D.凌汛危害加大
2.黄河源区春季NDVI小于秋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     
A.生物量积累较少B.空气湿度更低
C.土壤未完全解冻D.枯枝落叶较少
2021-04-27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土壤中的铁锰结核是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分布较广。铁锰结核是在土壤长期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中最可能有铁锰结核分布的是(     
A.河流两岸B.陡峻山坡C.固定沙丘D.高寒沼泽
2.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是因为(     
A.河流较多B.地势低平C.降水量大D.冻融显著
2021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位于东非大裂谷上,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海底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形成的红海也成为了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下图为红海所在的区域图。



(1)红海的形成对该区域地貌和蒸发量影响较大,请指出红海两岸地形特征及红海形成后对该区域蒸发量的影响。
(2)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形成封闭的浅海,但后面海水又慢慢地干涸。请对“海水干涸”作出合理解释。
(3)目前红海仍在继续分离,其扩张速率为每年1.0-1.5厘米,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两千多万年后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可能发生什么变化?请在下面方框内作图表示。
   
2021-04-14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特拉斯造山带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地中海与撒哈拉地台之间,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构造带:内带、泰勒隆起带、前渊带、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新生代时期构造带的地质变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脉像-道绿色的屏障,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图一为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分带图,图二为沿AB线的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剖面图。



(1)简述阿特拉斯造山带形成的地质过程。
(2)说明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对其东南和西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

8 . 热喀斯特湖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季节融化深度加大,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土层随之热融沉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又称为热融湖塘,广泛分布于冰缘地带。右图为我国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湖底、湖岸温度场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利于地表土层热融沉陷形成热喀斯特湖的是(     
A.高山冰雪冻融B.石灰岩层溶蚀C.气温季节变化D.冻土层深厚
2.热喀斯特湖形成导致(     
A.淡水资源消耗增加B.湖岸陆基发生坍塌C.农业生产条件改善D.地表侵蚀程度减弱
3.图示热喀斯特湖的气温场变化反映的季节及影响表层湖面水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冬季冻土和太阳辐射B.冬季冻土和地形
C.夏季冻土和太阳辐射D.夏季冻土和地形
2021-03-13更新 | 53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其中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图为2001-2017年汉江上游地区不同季节的NDVI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B.春季冬季秋季夏季
C.秋季春季夏季冬季D.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2.推测近年来汉江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     
A.春季降水显著减少B.夏季气温显著升高
C.秋季降水显著减少D.冬季气温显著升高
2021-03-12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中下游某支流河道河曲发育,曲折易变,多牛轭湖。下图为“黑龙江中下游某支流局部河段遥感影像”。


(1)描述图示河段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2)以前人们在河漫滩修筑沿河防洪堤坝、开垦湿地,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人们纷纷退耕还湿。与之前的开垦阶段相比,退耕还湿对河漫滩地区及其下游河段自然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3)请为该地区湿地开发方向,提几点建议。
2021-03-10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双基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