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2 道试题

1 .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21年10月30日,据中央气象台早间新闻播报,30日白天到夜间,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轻至重度霾,31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霾将逐渐减弱。下图示意我国2021年10月30日7时等压线分布及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受霾的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     
A.昼夜温差减小B.太阳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能见度变好
2.根据材料判断,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     
A.对流强B.降水多C.风力强D.风力弱
3.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的转移扩散方向为(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图1)位于天山山脉南麓,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长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近年来开都河流域的农田面积扩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

材料二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图2),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结合水循环原理,简析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推测博斯腾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3-07-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型,原因是____。B处呈____型,原因是____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成因是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17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写出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023-07-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读青海湖略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2)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请分析可能原因。
2023-07-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隆群岛是厄瓜多尔位于太平洋东部的火山群岛,赤道横贯群岛北部。岛上气候凉爽,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被称为赤道上的“寒冷岛”,岛上部分海岸居然有生活在南极寒冷地带的企鹅漫步。左图示意科隆群岛及周边地区,右图示意科隆群岛附近水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1)分析科隆群岛部分海岸有企鹅存在的原因。
(2)与科隆群岛周围海域相比,A处海水的盐度较____(高、低),原因是____
(3)根据右图,推测科隆群岛周围海域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2023-07-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太空拍摄到的极光景观图。为进一步加强极光观测研究,中国在冰岛建立了极光联合观测台。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B.耀斑
C.日珥D.日冕物质抛射
2.观测台选址冰岛的原因是(     
A.地基稳定,地质灾害少B.位于极光带,利于连续监测
C.降水少,大气能见度好D.离城市近,基础设施完善
2023-07-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图1)和两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图1中的河流为开都河局部图,图3是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的“九曲十八弯”的景观。


         
(1)从成因上来看,博斯腾湖区西侧农业区①处为流水____地貌,该地貌名称是____;②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对应图2甲、乙中的____
(2)图2中甲地貌的A→B方向,地势逐渐____(降低或升高):坡度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沉积物的厚度逐渐____(减小或增大),图2中乙地形若出现在入海口处地形名称应该为____
(3)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①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4)根据材料三图文,开都河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九曲十八弯”是因为该地地形____,河流____作用强;随着河道的进一步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原河道废弃,会形成____
2023-07-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从时间尺度上,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气候。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下垫面D.大气环流
2.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3.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冰川范围缩小B.海平面总体上升
C.许多生物向较高纬度迁移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2023-07-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读“山地灾害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发生山地灾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植被茂盛B.地势陡峻C.工程建设D.河流流经
2.图中的自然灾害(     
A.崩塌与大气降水无关B.滑坡是由修建公路诱发
C.泥石流可造成河流堵塞D.突发性强,无法预测
3.据图可判断(     
A.①区域易发生涝渍灾害B.②区域受流水侵蚀最强
C.③区域是泥石流物源区D.④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
4.专家建议增加山坡的植被覆盖率,主要是为了(     
A.增强太阳辐射B.调节大气温度C.提高土壤肥力D.减小地表侵蚀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某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1)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填图1中序号),该地层沉积时为____环境,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填图1中序号),所处的年代叫做____代。
(2)图1的①一⑤中,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是____(填序号),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是____(填序号)末期和____(填序号)末期。
(3)图2中甲时期气候____,该时期所处时代主要植被为____,该植物是主要的造煤植物。
(4)根据材料二,描述该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