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4-01-05更新 | 270次组卷 | 8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二(湖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1)分析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简述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3-12-23更新 | 938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钢、三元动力电池等,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印度尼西亚镍矿储量占世界镍总储量的52%,主要以风化淋积型红土镍矿床为主,多分布在地表。岩浆岩中的橄榄岩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成矿母岩。中国镍金属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8%,其中约85%的镍金属应用于不锈钢生产。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禁止本国镍原矿资源直接出口,我国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建设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生产厂,积极开发针对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规模化冶炼工艺。如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主要镍矿产地分布。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形成过程。
(2)说明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说明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对中国或印度尼西亚的好处。(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为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这里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宝库”。武夷山海拔在1900m以上的自然带为中山草甸带,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且生长茂密;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较少,树木枝条弯曲,木质好。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气候变暖,近二十几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武夷山脉的地理位置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武夷山被誉为“动植物宝库”的原因。
(2)从植被特点角度,推测武夷山中山草甸带的气候特征。
(3)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3-10-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是1960—2018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阶段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阶段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阶段④——入湖泥沙淤积,湖盆变浅,水位上升
2.若气温持续升高,对博斯腾湖所在地区的影响及其与博斯腾湖水量的相关性分别是(     
A.农业引水量增多正相关B.降水增加负相关
C.高山冰雪融水持续增加正相关D.蒸发加剧负相关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绿洲面积萎缩
C.沙尘天气减少D.植物蒸散量增大
2023-10-07更新 | 17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题选择题变式题

6 .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层次,凋落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养分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9℃,年总降水量574.9mm,森林覆盖率81.4%,植被以云冷杉为主。下图示意不同林地(T0:对照样地;T1:常规抚育样地;T2: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00/hm2样地;T3: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50/hm2样地)云冷杉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云冷杉林凋落物总量发生月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②风力③光照④水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不同云冷杉林地针叶量大小顺序表现为(     
A.T2>T0>T3>T1B.T0>T1>T2>T3C.T1>T3>T2>T0D.T3>T0>T1>T2
3.云冷杉林凋落树叶有利于(     
A.促进植被体内水分循环B.减少植被体内养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发D.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三江浅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一定退化现象。2000年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材料二: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列举在植被方面的三个主要表现。
(3)有人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8 .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使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时期的三层土壤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     
A.气候温暖时期B.沙地固定时期C.地壳上升时期D.地壳下降时期
2.清朝时期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垦殖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用水
2023-09-08更新 | 29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08-31更新 | 627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南专用)

10 . 华北某山区有一处黄土土林地貌景观,区域内发育了程度不同的塔状、锥状土柱,突兀峥嵘,土林顶部分布着低矮的草本和灌木,谷底多是人工种植的次生乔木林。完成下面小题。

1.土林顶部分布着草本和灌木,但少有乔木,说明土林顶部(     
A.土质坚硬B.有机质少C.保水性差D.盐碱严重
2.在土林发育的不同阶段,当地植被对该地貌发育的影响是(     
A.早期灌木加速土林发育B.早期草本加速土林发育
C.晚期草本抑制土林发育D.晚期乔木加速土林发育
2023-08-30更新 | 253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