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22-06-23更新 | 13386次组卷 | 5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2022-06-09更新 | 16918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高考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我国南方持续雨雪天气,云南东北部、贵州东部、湖南中部、江西西北部和东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多次出现暴雪。据湖南省气候中心统计:1月23日至2月21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3.2℃;累计雨雪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8.47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山区局地多次出现大暴雪,最大雪深达23厘米,怀化和桃江的山区均出现在20厘米以上,桃江县位于湖南中部偏北,洞庭湖的南岸。

材料二:下左图为青藏高原影响西风环流示意图,下中图为2022年1.23~2.19海洋表面温度距平图(单位:℃),下右图为湖南桃江地形位置图。




(1)据材料分析2022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多低温雨雪天气的原因。
(2)读材料分析湖南省内桃江山区与其他平原地区相比,降雪强度更大、频率更高的原因。
(3)举例说明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04-13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的“中巴经济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巴国电力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在距伊斯兰堡50多公里的吉拉姆河水能资源丰富,中巴合作建立水电站,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工厂将入驻巴国特别经济区,瓜达尔港项目建设迎来了机会。

材料二下图为中巴铁路分布图。



(1)说出“中巴铁路”喀什——瓜达尔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2)据材料简要说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合作领域有哪些?
(3)简析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产生的影响。
2022-04-13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Ⅰ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II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图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


阶段I                                                  阶段II


(1)简述阶段I利于风蚀坑水平生长的条件。
(2)推测阶段II坑底—丘顶、丘顶—背风坡脚的沙粒粒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分析风蚀坑—积沙体规模无法持续扩大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159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祁连山东部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地青海云杉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是主要观察指标)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某科研团队选取祁连山东部三处不同海拔高度的采样点,对青海云杉的树木年轮宽度分别进行测量,并从当地气象站获知:当地年均温在1986年左右显著升高。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树轮采样点地理位置示意图,表示意显著升温前后不同海拔多年平均年轮宽度(cm)及变化。


采样点1961~19861986~2014差值
2500m1.030.90-0.13
2750m1.170.82-0.35
3000m1.290.86-0.43
(1)简述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
(2)分析显著升温对云杉年轮宽度的影响。
(3)为了排除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干扰,说出采样点的选址条件。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对温度、盐度及溶氧的要求极强,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溶氧则以接近饱和溶氧为佳。主要栖于浅水区,喜沙泥湖底。

材料二: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黑海以东、大高加索山以南的阿塞拜疆地区的中央低地的底部,海拔1275米,含盐分约为海水六倍,不适合鱼类生存,只有一种浮游生物—丰年虾资源丰富。该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



(1)与夏季相比,乌尔米耶湖春季湖水更深,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主要分布在湖西水域,请分析其原因。
2021-10-07更新 | 48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中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及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其生长期一般在3-10月,与当地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下图为中国绿洲胡杨林生长期与均温的相关分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     
A.整体性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
2.中国绿洲胡杨林(     
A.生长期起始日与3月均温呈正相关B.生长期终止日与10月均温呈正相关
C.生长期天数与3-10月均温呈负相关D.生长期起止日与气温相关性小
3.柴达木地区胡杨林的生长期与3月均温相关系性最低,原因是该地(     
A.起始日早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D.海拔较高
2021-09-23更新 | 664次组卷 | 5卷引用:卷04-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湖南新高考专用)

9 .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2021-09-01更新 | 153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西秋雨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一般发生在 9~11月。古人诗云“巴山夜雨涨秋池”,四川盆地的秋雨多发生在夜间。

材料二:左图为华“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

材料三:华西雨屏(如右图所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东西宽 50~70KM,南北长 400~500KM,总面积约2.5万 KM2,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照时间最短的地区,是分布于我国的比较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独特的动植物。

(1)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方面分析华西秋雨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多珍稀独特动植物的原因。
2021-06-30更新 | 71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