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在较长时间的湖泊沉积过程中,湖泊和入湖河流水文特征是影响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湖泊面积扩大时,湖心距湖岸较远,湖心沉积物主要为悬浮颗粒物,粗颗粒物质难以到达;湖泊面积收缩时,湖心距湖岸较近,粗颗粒物质容易在湖心沉积;入湖河流动力增强会导致沿岸侵蚀加剧,沉积物颗粒较粗。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大野泽,原为黄河冲积扇东部的沼泽洼地,是典型的黄河下游洪泛区湖泊,大汶河不断流入。

黄河三角洲地处莱州湾与渤海湾之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受黄河河口泥沙沉积、渤海海洋动力蚀退和海底地壳升降等因素的制约。受自身条件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据当地人介绍,黄河三角洲上一些盐碱地“乔木难活,灌木难长,而草本植物相对长势较好”。科研人员据此先种植草本覆盖地面,之后引种灌木,最后引种乔木,打造了“草本包围灌木,灌木包围乔木”的“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形成了生态良好的植物群落。

下左图示意大野泽地理位置(历史)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下右图示意不同时期的大野泽湖心550cm深度内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



(1)说明黄河河水注入对大野泽湖心泥沙沉积的影响并分析大野泽湖心第3层沉积物颗粒较粗的原因。
(2)有人认为“渤海将会被黄河淤填成湖泊”。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3)阐释在盐碱地采用“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的合理性。
2023-06-01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一坦噶尼喀湖(图左),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悬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图右是裂谷带上某地的旗杆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示意图。某科考队选择图右中所示的①~②时段赴该地考察。



(1)判断图右中②代表的节气,并描述科考队考察期间当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2)说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并说明考察期间植被景观的特点和成因。
(3)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运动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4-02-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潭岛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近年来,平潭海边岸出现迷人的“蓝眼泪”。“蓝眼泪”景观由聚集成群的夜光藻在受到适度扰动时发光形成,在特定的海水温度、监度范围内多出现在开敞的海湾,春季和初夏夜间多见,夏季台风来临时“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下图示意平潭岛2021年不同主导风向下“蓝眼泪”出现地点(即图中黑点)。


   
(1)分析“蓝眼泪”景观出现的条件。
(2)简述台风期间“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的原因。
(3)平潭岛西侧罕见“蓝眼泪”景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人认为,“蓝眼泪”景观指示环境污染,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7-17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尔湖是一个浅水断层盐湖,位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为时令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6m,是澳大利亚大陆最低的地方。艾尔湖湖水像“幽灵”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踪迹难觅,经常25年才出现一次,平时都是干涸状态,湖泊沿岸形成盐池。下图示意艾尔湖位置。



(1)指出艾尔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其湖岸盐池形成的过程。
(2)简述艾尔湖水量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3)有人建议将墨累河的水调往艾尔湖,以改善艾尔湖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南北宽100~150千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专家认为,把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确定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更精确更科学。如图示意秦岭南北坡的景观差异。



(1)与秦岭南坡相比较,指出北坡一月平均气温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秦岭高山灌丛草甸发育的主要环境特点并分析原因。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中的专家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3-19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见下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C—24°C,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会,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

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万美金坐拥20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



   (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4)受“长寿之谷”美誉的影响,近年来,比尔卡班巴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8 .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哥伦比亚河流域曾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以及帮助鲑鱼洄游的鱼梯。水库建成后,幼鱼到达河口近海地区的时间延后,数量减少。

(1)比较产卵区所在河段与河口区的河流水文环境差异。
(2)分析建坝后幼鱼到达河口时间延迟的原因。
(3)为了增加鲑鱼的种群数量,有人提出拆除大坝。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