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冰川、冻土、积雪、浮冰等。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台特玛湖,河长超过800千米。流域内冰川、冻土广泛分布,冻土活动层在每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下图示意车尔臣河中游某水文站1957—1997年、1998—2019年各月平均径流量(已剔除人类活动导致的流量变化)。

(1)比较车尔臣河1957—1997年与1998—2019年平均径流量在2月和5月的变化率(即后期与前期流量之差与前期的比值)差异,并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说明原因。
(2)针对车尔臣河径流量变化的现状,请为当地政府提出区域发展的应对措施。
2024-04-12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19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东部,上游托索河(源地附近有冬格措纳湖,海拔4090米)和乌兰乌苏河(源头附近有阿拉克湖,海拔4100米)汇合后形成中游香日德河,流经香日德镇后潜入地下,潜流20多千米后在小柴旦附近重新溢出,汇聚形成柴达木河,最终注入南、北霍布逊湖,丰水时两湖连成一体。柴达木河西支源头乌兰乌苏河附近山地都是红层地貌(红色砂岩),香日德河平常呈淡红色,一到某个季节,河流变成鲜红色,并在交汇处形成鲜明的“红配绿”河流景观。下图为柴达木河流域水系分布图。


   
(1)简述柴达木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结合材料,比较乌兰乌苏河、托索河与柴达木河的水源补给类型差异,填在表中。
乌兰乌苏河、托索河柴达木河
水源补给类型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____补给、湖泊水补给____补给
(3)说出香日德河河水变为鲜红色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023-10-04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干流是典型的平原冲积河流,河道两岸上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上下土层的冻融时间差异明显。大顶子山枢纽工程(127°10'E,46°05'N)运行后,下游近坝段河岸崩塌现象明显增多。科研人员选取典型河段D1、D2定量分析发现,河岸崩塌与考虑冻融情况吻合。图1示意该河段位置,图2、图3分别示意D1、D2观测断面崩塌总量预测统计。图中枯水期(12月16日-3月15日),涨水期(3月16日-5月31日),洪水期(6月1日-9月30日),退水期(10月1日-12月15日)。



(1)比较D1、D2两个断面年均冲刷崩塌总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大顶子山枢纽工程运行后,说明大坝下游近坝段河岸崩塌现象明显增多的原因。
(3)分析河岸退水期比涨水期冲刷崩塌总量大的原因。
2023-06-0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冰川、冻土、积雪、浮冰等。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台特玛湖,河长超过800km。流域内冰川、冻土广泛分布,冻土活动层在每年4月下旬开始融化。下图示意车尔臣河中游某水文站1957—1997年、1998—2019年各月平均径流量(单位:m3/s,已剔除人类活动导致的流量变化)。

(1)分别指出车尔臣河冰冻圈积雪、冰川冻土对河流径流量影响明显的季节。
(2)比较车尔臣河1957—1997年与1998—2019年平均径流量在2月和5月的变化率(即后期与前期流量之差与前期的比值,百分比)差异,并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说明原因。
(3)针对车尔臣河径流量变化的现状,请为当地政府提出区域发展的应对措施。
2023-04-23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17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峡谷段山高谷深,河谷中出露着众多湖相沉积物,中游南北两侧都发育了现代冰川。研究认为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湖相沉积物为古堰塞湖沉积。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纵剖面及三个古堰塞湖的海拔分布,其为同时存在的独立古堰塞湖,具体起讫时间存在着差异,但消亡时间相近。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段极易被堵塞的原因。
(2)从冰川、地震、上游洪水三个角度分析,说明导致三个古堰塞湖消亡时间相近的原因。
(3)比较古堰塞湖时期坝体上下游侵蚀速率变化的差异。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

材料三: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8 . 坡向会对局部区域的太阳辐射和降水进行二次分配,进而影响森林群落分布和树木生长。研究发现,川西亚高山林线附近的岷江冷杉幼树多分布在干枯大树形成的林窗中,且不同坡向的岷江冷杉生长特征差异明显。下图示意不同坡向岷江冷杉的树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阴坡相比,半阴坡冷杉(     
A.存活条件更好B.平均树径更大
C.幼树数量较少D.大树树径较小
2.推测利于冷杉幼苗向小树过渡的关键因素是(     
A.稳定的光照条件B.充足的热量条件
C.丰富的雨水条件D.一定的遮阴条件
2023-11-24更新 | 72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9 . 某研学小组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表土DNA浓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流域表土DNA浓度变化与气候、河流、植被及当地农牧活动有关。该河上游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而下游地区植被覆盖度较高,多为牧民整改的草地。该河流域表土DNA不断汇入到青海湖西北部。图左示意布哈河流域地理位置及采样点分布。图右示意布哈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表土DNA平均浓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布哈河流域表土DNA浓度(     
A.流域内差异小B.上游平均值最低C.中游平均值高D.向下游逐渐递减
2.与布哈河上游地区相比,下游地区表土DNA浓度变低,主要是由于下游地区(     
A.降水减少B.植被种类增加C.气温降低D.农牧活动增多
3.通过对青海湖西北部布哈河入湖口沉积物DNA浓度的研究,可推断该河流域(     
A.水系演化过程B.生物物种进化C.土地利用变化D.人口分布变化
2024-03-15更新 | 750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