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山的东坡相比,其西坡是(     
A.迎风坡,雪线较低B.迎风坡,雪线较高C.背风坡,雪线较低D.背风坡,雪线较高
2.乙区域(     
A.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C.物理风化很强D.植被郁闭度高
2024-01-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林隙,是指林冠层造成的空隙,其大小会造成林下光、热、水等要素的差异。某学者通过对贵州喀斯特森林林隙环境特征的调查,发现林隙大小的变化将影响树种更新密度(森林中每公顷新一代树木更新的棵数)。下图为贵州某喀斯特森林3个树种的更新密度随林隙大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林隙0-150m2范围内,树种更新密度的变化是由于林内(     
A.昼夜温差减小B.光照条件改善
C.土壤墒情增加D.空气湿度降低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光叶榉较其他两个树种(     
A.耐荫性更强B.耐旱性更强
C.耐贫瘠更弱D.耐酸性更强
3.若在福建南部进行调查,则图示树种更新密度峰值所在林隙大小及影响因素组合为(     
A.更大昼夜温差B.更小空气湿度
C.更大土壤水分D.更小光照强度

3 .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过去,福建省东部的平潭岛上居民依靠捕捞、养殖和在浅滩用石块设置不同形状的渔沪(利用涨落潮捕鱼的石坝,落潮时水从石缝流走,鱼类留在沪内)来获取食物,体现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下列左图为平潭岛简图,右图为渔沪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的环境特点形成的条件是(     
A.海浪侵蚀加剧B.沿海风力强劲C.人类长期开发D.海水腐蚀性强
2.过去平潭岛居民设置渔沪的目的是(     
A.促使鱼类再生B.方便人工养殖
C.发展生态旅游D.满足生存需要
3.平潭岛海洋生产空间资源的开发有利于(     
A.改变恶劣环境B.维护国家安全
C.缓解人地矛盾D.优化资源配置
2023-12-29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重庆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4 . 卡尔扎克村村民每年将树干捆扎成锥形木架,并沿河岸沉入水里形成简易的水利工程,当地人称为“树梢子坝”。左图示意卡尔扎克村“树梢子坝”景观,右图为该村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梢子坝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固沙B.削浪护岸C.涵养水源D.拦蓄洪水
2.木架最可能放置于右图中(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3.木架材质最可能是(     
A.胡杨B.樟树C.榕树D.椰树
2023-1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5 . 北大西洋涛动指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两者气压变化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气压差变大,涛动增强,反之减弱。涛动强弱会改变欧洲、北美乃至全球的大气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北大西洋涛动增强时,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冰岛低压减弱B.亚速尔高压减弱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D.极地东风减弱
2.关于北大西洋涛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强时该区域温带气旋次数减少B.减弱时北欧地区湖冰数量增加
C.增强时北美东部沿海南北温差变小D.减弱时中高纬度的热量交换增强
2023-12-25更新 | 62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重庆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6 . 油樟,成年植株可达高度20米,胸径50cm,喜湿喜暖,抗虫性较强,耐寒性较差,适宜深厚疏松、肥沃的酸性至中性土壤,三年即可郁闭成林。叙州区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现有人工种植油樟林35万亩。人工种植的油樟林种群密度大于野生油樟林密度。一般野生油樟林内杂草丛生,但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在每年的春季,叙州区村民纷纷上山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馏器蒸煮樟叶获取樟油,蒸煮后的樟叶及山坡上的枯枝还可作为薪柴燃烧。图为叙州区油樟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植被类型划分来看,野生油樟林属于(     
A.亚热带灌木林B.山地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D.夏绿阔叶林
2.叙州区油樟林内几乎无杂草的自然原因是(     
①油樟林种群密度大②油樟根深叶茂
③樟树分泌特殊物质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用性月考(三)地理试题

7 . 蓝色荧光海,又称“蓝色眼泪”,在4-6月份最常见,一般出现在水较浅且人类活动较少的海湾,尤其是海域气温回升、风大浪大且涨潮的时候。其中福建平潭(25°N,119°E)的“蓝色眼泪”因其频次高、规模大,成为其著名的旅游景点。“蓝色眼泪”已被证实主要由两种浮游生物形成,一种是海萤,另一种是夜光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尤其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沿海地区最容易看到“蓝色眼泪”的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蓝色眼泪”对该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增加海洋表层辐射B.降低海水含氧量
C.增加表层海洋温度D.减少大气降水量
3.“蓝色眼泪”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物质丰富B.海水盐度较低C.沿海水深较浅D.海水的水温高
2023-12-14更新 | 436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东接阿姆河,西濒里海,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千米,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棉花和小麦。卡拉库姆运河修建后,在该国东南部形成一条农业绿色走廊。下图示意卡拉库姆运河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库曼斯坦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主要是因为(     
A.油气开采,植被破坏较严重B.深居内陆,风化较强烈
C.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严重D.种植棉花,地力消耗大
2.卡拉库姆运河修建后,咸海(     
A.引水灌溉减少B.湖水外流减少C.水循环速度变快D.水位明显下降
3.推测目前卡拉库姆运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①蒸发、渗漏严重       ②维护成本较高   ③水质污染严重   ④货物运输需求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是1960—2018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阶段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阶段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阶段④——入湖泥沙淤积,湖盆变浅,水位上升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沙尘天气减少
C.植物蒸散量增大D.绿洲面积萎缩

10 . 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 CO2 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植物群落进行与演替系列顺序相反的逆向变化):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下图为该地不同演替阶段 8 月份土壤 CO2 排放量时间变化图(图中不同阶段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等要素差别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草本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光合作用强B.生物种类多
C.凋落物多D.土壤温度高
2.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 CO2 排放量峰值明显滞后于草本阶段,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林冠茂密B.根系发达C.土壤干燥D.植株高大
3.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可能会(     
A.改善区域小气候B.加快海平面上升
C.降低雪线高度D.使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