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2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19482016年陆地与海洋上空整层大气能量的年变化(单位:107J/m2)。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陆地和海洋上空整层大气能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比热容大B.海洋面积大C.陆地反射率低D.陆地海拔高
2.自1993年以来,造成陆地与海洋整层大气能量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积扩大B.太阳辐射增强C.温室气体增多D.森林面积增加
3.近三十年来,海洋上空大气能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低地B.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增强
C.中国冬季能源消耗量增多D.俄罗斯粮食产量减少
2024-01-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

2 .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流域内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1990年,巴西在巴拉那河上游修筑普里水坝,坝高19m2001年落闸蓄水。普里水坝坝下河段原为堆积游荡型河道,水流分散、摆动频繁,沙洲广布,鱼类多样性丰富。普里水坝建成后,坝下河段鱼类的生存繁殖面临威胁。下图示意普里水坝坝下河段。完成下面小题。



1.巴拉那河堆积游荡型河道鱼类多样性丰富,主要得益于(     
A.水位季节差异小B.纬度高,鱼类天敌少
C.河网形态特征复杂D.河槽断面宽且深
2.普里水坝建成之后,坝下河段沙洲(     
A.数量增加B.枯水期浸泡范围扩大
C.高程增大D.丰水期物质来源增加
3.水坝运行至今,坝下流域范围内鱼类多样性并未出现显著下降,可能是因为(     
①输沙总量下降②河水污染减轻③支流生境适宜④受人类干扰较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

3 .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图)。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A.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B.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
C.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D.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2.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     
A.降水量B.蒸发量C.植被D.基岩
3.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     
A.刺槐B.侧柏C.刺槐一侧柏D.刺槐一油松
2024-01-18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4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66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的产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则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升温3℃,下列几个国家或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
7 . 读图,完成方框中I、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水土流失②粮食产量下降③土壤盐渍化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2023-09-0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下图所示区域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发现,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出现“小老头树”,其体现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B.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C.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D.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2.“小老头树”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     
A.尽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B.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C.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D.适当加大人工干预力度

9 .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泰加林,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构成。因林间透光性好,被称作“明亮针叶林”。林中有许多倒木,个别地方甚至一小片兴安落叶松都横躺在雪地中,当地人把这种成片的倒木称为“倒木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空中俯瞰明亮针叶林”,其最为明亮时可以看到(     
A.百花争艳B.枝繁叶茂C.硕果累累D.千里冰封
2.倒木圈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病虫害多难以存活B.纬度较高气温过低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冻土层厚难以扎根

10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