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有着绝美的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仍蕴藏着很多不解之谜,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了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在其游记中对该树有这样的描述:“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有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厘米。”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低的形成原因。
(2)结合游记内容,阐释当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
2023-09-01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最终注入内蒙古的居延海。居延海因湖面缩小分裂成两个湖泊——苏泊淖尔(东居延海)和嘎顺淖尔(西居延海)。下图是黑河流域示意图。

(1)说出黑河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
(2)试分析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自然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2-01-06更新 | 499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第八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2月自主检测地理试题

3 . 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左图)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右图)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是          
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B.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
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
2.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2020-02-14更新 | 924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模拟(5月)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2017-08-07更新 | 2348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海沟或海岭),并简析其成因。
(3)说明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4)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
2021-04-24更新 | 55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雪量少B.紫外线强C.风力强劲D.气温太低
3.“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A.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B.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D.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2022-02-23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7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输送的热量随纬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一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源地的原因。

9 . 图为2020年11月底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附近某公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小树枝叶产生疏密差异的原因是(     
A.水分多少B.热量高低C.风力大小D.光照强弱
2.图中砾石滩是(     
A.人为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潮水堆积
3.砾石的作用主要是(     
A.保护植被B.保护岸线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10 . 切尔滕纳姆荒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郊、克里蒂特河畔的绿色原野上,现在几乎寸草不生,和四周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荒地小丘绵延,呈波浪状,数条灰绿色的若带嵌入其间。在安大略省,荒地很罕见,而在此地发现的荒地更是令人惊叹。为了保护这珍惜的自然景观,该荒地每年保持着有限的开放时间。稀土示意切尔膝纳姆荒地的位置及其开放期的景观(图中晨昏线为开放期的晨昏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切尔滕纳姆荒地几乎寸草不生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土层薄B.纬度高,气候干冷
C.花岗岩石,质地致密D.地势陡峭,水源短缺
2.切尔滕纳姆荒地小丘绵延、呈波浪状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方侵蚀D.风力沉积
3.切尔滕纳姆荒地的开放时间最可能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