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
2.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关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沺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氮元素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该雨林区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分析氮元素由海洋到林木迁移过程。
(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2020-04-20更新 | 61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④B.②①C.③②D.②④
2.此图可以说明(     
A.绿色植物的平衡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B.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环境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2022-02-08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2021-09-22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625平方公里,岛内海拔最低处低于海平面35米,最高处海拔仅100米。半岛内无永久性河流和小溪,多盐湖。半岛内大部分的土壤层厚度很薄,土地贫瘠。半岛干燥、荒凉、多风,年降水量在240毫米左右。坡面上野草、荆棘丛生,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栖息有美洲鸵、原鸵等野生动物,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鲸等大型海洋动物。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只有一个小定居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
2.不属于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是(     
A.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B.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C.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D.半岛上多盐湖,盐度适宜
3.下列条件中,对半岛内聚落发展制约最突出的因素的是(     
A.地形崎岖B.淡水资源缺乏C.土地面积小D.交通不便
7 .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瀑布云有着“银河倒泻”、“白龙窜谷”的美誉,在江西庐山风景区经常能看到瀑布云奇观:云层像瀑布一样凌空而下,延绵不绝,群峰如同海中礁石,在波涛中巍然不动(如下图)。图中云瀑(     
   
A.高度可达对流层顶部B.逆光时观测效果最佳
C.受热呈垂直上升运动D.反映近地面大气对流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果,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理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得其栖息地附近
A.植被覆盖率降低B.湿地面积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年降水量增加
2.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A.年径流量增多B.含沙量下降
C.河水流速变慢D.下游枯水期延长

9 .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梯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土壤D.海拔
2.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影响有(     
A.高海拔裸地显著增多B.土壤有机碳分解加快
C.生物多样性大幅增加D.山地气温的波动加剧
2021-12-07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3)说明灌丛沙丘对减轻荒漠化的意义。
(4)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新疆塔中地区不少光伏电站建造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治沙方式。请你为塔中地区光伏治沙的可行性提出理论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