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如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2.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A.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B.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D.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2019-12-09更新 | 947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西安三中等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素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米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     
A.利用海水淡化水B.利用内壁的冷凝水C.叶片直接吸收水汽D.就近利用海水
2.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①海上风浪小②昼夜温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陆地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叶面积指数指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水能资源、年太阳辐射量、地势高低以及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代表叶面积指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造成M地叶面积指数与周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低,气温较高B.距海远,降水少
C.盆地地形,热量充足D.云量少,光照强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金门海峡连接圣弗朗西斯科湾,海峡两岸陡峻,航道水深,夏季经常浓雾弥漫。跨越海峡的金门大桥于1937年建成通车,总长度2780米,用钢量达10万余吨,耗时4年,耗资达3550万美元。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近代桥梁工程的奇迹,该桥每月吸引上百万游客到此游览。为了让金门大桥保持光鲜亮丽,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刷漆维护等工作。下面左图为金门海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金门大桥景观图。



(1)分析夏季金门海峡大雾天气日数多的原因。
(2)分析金门大桥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3)简述金门大桥定期刷漆维护的主要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下图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的周边地带。


材料二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3)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

6 .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  )
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7 . 北美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长途迁徙的蝴蝶。近千万只的帝王蝶,每年按图中的路线,一边飞一边搜寻一种乳草属植物,在其上产卵繁殖。整个迁徙过程至少需要4代帝王蝶才能完成。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与帝王蝶长途迁徙规律相关的是(     
A.地球公转B.热力环流C.太阳活动D.地壳运动
2.科学家发现帝王蝶的数量正逐年锐减,20年后可能会完全消失。可能的原因是(     
①越冬地的生态环境遭破坏   ②繁殖地的地震、火山等灾害频繁
③气候变化使乳草属植物减少   ④城市化快速发展阻断其迁徙路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1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下图为燕山山前构造单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有(     
A.流量减少B.汛期变长C.流程变短D.泥沙增加
2.山前平原的主要形成过程(     
A.褶皱——断裂——下陷——流水堆积B.断裂——褶皱——隆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褶皱——流水堆积D.褶皱——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夸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位置特点。
(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3)研究表明,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
(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束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A.阳坡 缓坡B.阳坡 陡坡C.阴坡 陡坡D.阴坡 缓坡
2019-09-04更新 | 725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