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1 道试题

1 . 中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及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其生长期一般在3-10月,与当地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下图为中国绿洲胡杨林生长期与均温的相关分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     
A.整体性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
2.中国绿洲胡杨林(     
A.生长期起始日与3月均温呈正相关B.生长期终止日与10月均温呈正相关
C.生长期天数与3-10月均温呈负相关D.生长期起止日与气温相关性小
3.柴达木地区胡杨林的生长期与3月均温相关系性最低,原因是该地(     
A.起始日早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D.海拔较高
2021-09-23更新 | 664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黄金卷》第四套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下列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分析其形成原理。

3 . 北半球的极寒之地不在极地而在奥伊米亚康。该地位于俄罗斯东部的山间盆地,最冷月月均温-50.1℃,永久冻土广布,有北半球“寒极村”之称,年平均积雪日数约229天,只有6—8月月均温度在10℃以上。当地居民主要以驯鹿、鱼以及马肉为主食,饮用水主要靠温泉,所住的房屋(木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中。下图示意奥伊米亚康村的地理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极寒村”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B.受极地东风影响,冬季寒冷
C.盆地地形保温作用差
D.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冷空气堆积
2.奥伊米亚康村极寒的气候对当地影响是
A.无霜期短,农作物品质高
B.交通不便,以雪橇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C.输水管道多埋于地下,以便保温
D.人们喜食鱼、驯鹿等肉类食品,利于御寒
3.奥伊米亚康村的木屋(房屋)多东倒西歪,甚至半埋进泥土。对此的看法正确的是
A.特有的民族风情B.为抵御强风,顺势而为
C.室内外温差造成冻土的冻融不均D.半埋进泥土中,有利于保温
4 .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铜、钻、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科学家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至80万亿立方米之间。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匾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益显现。

材料二   北极地区及北极航线图(下图)。

(1)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从地理角度分析陆地径流对北冰洋海洋环境的影响。
(3)指出未来北极航线(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开通的地理意义。
(4)简述船只在西北航线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2024-02-05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
C.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
2.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B.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2020-05-05更新 | 96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洗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1)分析吉林西部湖泡星罗的原因。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2023-0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调研文综地理试题

7 .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2.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2021-10-17更新 | 6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纳马夸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毫米,却有超过3000种植物,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000多种。在某些时候大部分多肉植物会选择“休眠”甚至“自残”度过。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下图示意纳马夸兰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荒漠地区相比,纳马夸兰地区植物种类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山地地形,垂直落差大,垂直分异明显
B.冬雨和冷雾带来湿润的水汽和补充土壤水分
C.有河流作为灌溉水源,水源充足
D.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土壤含水量大
2.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选择“休眠”甚至“自残”的时间大概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19-09-15更新 | 1559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12-13高三·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9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下径流增多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22-06-16更新 | 513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垫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据此完成问题。



1.随着坡度的减小(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小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会明显降低
C.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D.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提高
2.仅从土壤水分条件考虑,推测该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A.阳坡、陡坡B.阳坡、缓坡C.阴坡、缓坡D.阴坡、陡坡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