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北依起伏平缓的武周山南面断崖,南临十里河阶地,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石窟矗立着254个窟龛,主要洞窟45个,有59000余尊精美的佛像。从最高的17米到最小的几厘米不等,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开凿的砂岩体断面最大高差约为30米,所在地区水平地层层级明显。



(1)结合图文信息,简述云冈地区开凿石窟具备的有利的地质条件。
(2)试从岩层特性的角度分析选择砂岩作为雕刻基础岩层的原因。
(3)研究表明,地下水是云冈石窟雕像风化损毁严重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气候、地形、地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石窟内雕像风化损毁的自然原因。
2021-10-22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攀枝花、海南三亚和广西百色是我国苦果的三大产区,其中攀枝花的芒果每年6、7月份上市,在三大产区中成熟时间最晚。图左为攀枝花的位置示意图。图右示意气块在垂直运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中A线为湿气块上升的温度变化,B线为干气块下沉的温度变化。



(1)描述攀枝花干热河谷常见的天气特点。
(2)利用图右解释攀枝花干热河谷的成因。
(3)简述攀枝花芒果成熟较晚的原因及有利影响。

3 .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海拔约1500-2000米,清末逐渐形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之地。1962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林场,历经半个世纪的造林形成目前的万顷林海。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林场对北京最主要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B.调节气候
C.经济用林D.减少风沙
2.该林场所植树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①春季干旱②夏季高温③秋季阴雨④冬季冻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林场建设中特别注重防火,推测该林场火灾风险最高的时间是(     
A.4~5月B.6~7月C.8~9月D.11~12月
2021-10-13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内流区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水源来自大气降水、上游来水以及区间来水(如嫩江漫水和人工生态补水)。河沿线分布着50多个村庄,且1990年以来修建了多座水库。近几十年来,扎龙温地迅速退化并形成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研究表明盐,渍土的盐分主要累积在土壤表层,且季节变化明显。图为扎龙湿地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十年来,扎龙湿地迅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显著减少B.流域内蒸发显著增加
C.上游来水量显著减少D.生态补水量显著减少
2.退化的湿地转化为盐渍化土壤,下列原因与此关系最小的是(     
A.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浅B.大水漫灌,地下水位抬升
C.内流区域,盐分无法外泄D.气候较干,地表蒸发旺盛
3.关于土壤表层盐分随季节变化的趋势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返盐一气温回升,蒸发增强B.夏季返盐一降水丰富,地下水位高
C.秋季脱盐一气温下降,蒸发变弱D.冬季脱盐一土壤冻结,阻隔地下水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岛屿石灰岩分布广泛,有清澈的海水,温柔的海风和广阔的沙滩,但淡水缺乏,植被不丰富。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分布。

(1)指出该岛广阔沙滩分布的大致位置,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分析该岛缺少淡水资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1200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7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2米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冬季雪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①靠近河流,水汽充足②位于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④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A.蒙古高压变弱B.全球气候变暖C.周边森林破坏D.大气污染加剧
2021-10-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 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季节冻土是指土壤因季节变化造成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冻结和融化的现象。研究发现,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和冻结日数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历时相关性强,和植被覆盖度、腐殖质厚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新疆伊犁季节冻土地区5个主要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其中M、N站点的自然植被分布为温带荒漠草原和温带草原,N站土壤冻结日数最长。



(1)比较M站和N站土壤最大冻结深度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分析N站土壤冻结时间长的气候条件。
2021-09-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学期09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湖泊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能够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趋势,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赛里木湖古称“净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微咸水湖,湖区四周群山环绕,自然资源丰富。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结束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图1为赛里木湖位置示意图,图2为1960-2020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图。



(1)结合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趋势,从水体补给角度推测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
(2)说明赛里木湖面积不断变化对湖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分析赛里木湖能成为我国最大冷水鱼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舌尔是坐落在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约115个岛屿组成,最主要由马埃岛、普拉兰岛和拉迪戈岛等三大岛屿组成,马埃岛是其第一大岛;塞舌尔面积达451平方千米,与亚洲最近的国家相距3000千米,人口约9.6万人。塞舌尔的工农业并不发达,经济以旅游、渔业和少量手工业为主,全境半数地区为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世界上千种独一无二的动植物,环境优美,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塞舌尔人环保意识很强,砍树需审批,海洋公园禁止捕鱼,也常会规劝游客不要检贝壳以保护完整生物链。图1为塞舌尔位置图及马埃岛示意图,图2为维多利亚气候资料图。



(1)结合材料信息,简述塞舌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塞舌尔岛上能保留大量丰富且稀有动植物的条件。
(3)简述塞舌尔工农业不发达的因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2021-09-22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