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相对稳定,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地球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材料二:下图为末次冰期及其以后东南亚海陆分布变化情况。


(1)说明该岛气候对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当地森林破坏后自然恢复慢的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
(4)简述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能连续进化且体型变小的原因。

2 . 灌木通过影响种子扩散,调节微气候等方式,为草本植物幼苗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保护效应”。我国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种群梭梭林,林下“肥岛效应”、“湿岛效应”显著。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不同坡位上梭梭林与幼苗密度关系图”(下图)。此完成下面小题。



1.梭梭林分布的不同坡位,幼苗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A.坡顶B.背风坡C.丘间地D.迎风坡
2.梭梭林下“肥岛效应”、“湿岛效应”显著。下列成因中不属于梭梭林影响的是(     
A.截留降水,输送水肥B.茎粗叶密,储存水肥
C.遮蔽阳光,减少蒸发D.根系发达,保持水土
3.在沙丘不同坡位,梭梭林冠缘草本植物的幼苗密度差异较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风力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岸的最高山,海拔2744m,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拥有温带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从山下至山顶依次出现红松阔叶林(海拔720-1100)m)——云、冷杉针叶林(海拔l100-1700m)——岳桦林(位于海拔1700-2000m之间,位于火山锥下部,坡度陡,降水多,风力大,树木矮小弯曲)——高山冻原(海拔2000m以上)的植被群落变化。对同树种而言,胸径越大,树龄和树高也就比较大。不同海拔,某树种幼树越多表明该树种的生存环境越有利。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岳桦林和云、冷杉交错带中的岳桦平均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单位:m)。



(1)说明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树木矮小弯曲的主要原因。
(2)说出长白山西坡岳桦的平均胸径及树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推断岳桦林在长白山西坡1700-2100m垂直方向上的演化。
2021-09-11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试题

4 . 额尔古纳河在呼伦湖下游,达兰鄂罗木河(下图中P河段)把二者连接起来,且达兰鄂罗木河是呼伦湖唯一的外泄通道,在枯水时期额尔古纳河会倒灌入呼伦湖。额尔古纳河流域年降水量约300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额尔古纳河(     
A.为咸水河B.一年有两个汛期C.无结冰期D.水量春季大于夏季
2.导致额尔古纳河河水倒灌入呼伦湖的主要原因是(     
A.额尔古纳河下游支流众多B.呼伦湖周边沼泽蓄水量小
C.额尔古纳河河床北高南低D.呼伦湖地势低于额尔古纳河
3.呼伦湖湖水(     
A.始终是淡水B.盐度处于变化之中C.始终是咸水D.处于不断变咸过程中
2021-09-09更新 | 51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咸海流域深处亚欧大陆腹地,流域面积约141万km2,地跨中亚5国。咸海流域源自天山山脉及帕米尔高原。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约11℃,年降水量约236mm。东部山区降水多(1000~2000mm/年),西部平原区降水少(<100mm/年),水汽多来自大西洋,年蒸发量高达1700mm。阿姆河是咸海流域内流量最大的河流,河流两岸是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1960年以来咸海流域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使得社会经济用水激增,致使至1990年咸海面积萎缩50%,引发咸海生态危机,目前咸海面积已萎缩90%。下图为咸海流域概况。



(1)描述阿姆河流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咸海的大幅萎缩对湖泊周边气候的影响。
(3)指出咸海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1-09-0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气候是冻土分布的主导因素。我国东北全境为冻土区,除大小兴安岭北部区域为多年冻土区外,其余绝大部分为季节冻土区,冻土的存在对东北商品粮生产基地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增温更为明显,气温升高必然会导致冻土发生变化,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多年月均冻土最大冻结深度。

(1)简析东北地区多年月均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出现在3月的原因。
(2)简述冻土深厚对东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冻土的影响。
21-22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水分蒸发B.滞留更多雨水
C.增大与阳光的接触面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
2.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     
A.排干沼泽B.增加地下水C.建造房屋D.增加木材
3.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     
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
C.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
2021-08-31更新 | 36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清北班)地理试题
8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平洋中部有一独立的椭圆形岛屿,位置如下图所示。岛上石灰岩广布,最高海拔61米。千万年来,无数的海鸟来到此岛栖息,大量的鸟粪堆积并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层厚达10米的磷酸盐矿。磷酸盐表面透水性很强,是一种优质肥料。20世纪70年代起,该岛屿大规模开采磷酸盐矿,至90年代资源大幅度减少,留下遍布全岛的矿坑。岛上降水丰富,却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



(1)指出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地质作用,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请对该岛屿“没有河流”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3)据观测,过去几十年中该岛屿的平均海拔下降了10多米,试分析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在平坦地区,热喀斯特湖是其常见的地貌特征。北极地区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近年来,随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

材料二   研究发现,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对周围多年冻土产生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


(1)说明热喀斯特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热喀斯特作用可能使北极地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1-07-26更新 | 848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形,随后夏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地层盐度高,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含盐量高的原因。
(2)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3)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在江汉盆地中发现了钛磁铁矿沉积物,试分析其原因。
2021-07-22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