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2020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1 . 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植被重新演替。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下图为长白山遥感影像图,下表示意长白山现今林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坡度地质基础林线以下林线以上
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缓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西、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苔原
缓坡火山灰岳桦、苔原苔原、小叶樟上侵
东坡陡坡火山灰地衣、苔藓地衣、苔藓
缓坡火山灰长白落叶松林地衣、苔藓
1.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沉积厚度最大的是(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
2.长白山仅有一坡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依次呈现出甲—乙—亚高山岳桦林—苔原的植被变化,该坡向与甲、乙植被分别是(     
A.东坡,落叶松林,暗针叶林B.西、南坡,常绿阔叶林,落叶松林
C.北坡,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D.北坡,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
3.表中信息显示长白山出现了森林上侵苔原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加B.冬季风力减弱
C.植被自然演替D.冰雪融水增多
2021-04-14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2021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沟湾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我国典型的温带养殖海湾,形成了以湾外海带养殖区和湾内贝类养殖区为主的养殖空间布局。养殖区主要集中在离岸较近的海域,离岸较远的海域鲜有养殖区分布。下左图示意桑沟湾的位置及养殖区分布,右图示意2009年4月~2010年2月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1)指出图示时期内桑沟湾养殖区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2)分析桑沟湾离岸较远的海域鲜有养殖区分布的原因。
(3)简述桑沟湾贝藻混养中贝类与藻类的相互促进作用。
2021-03-25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新高考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指数越高,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下左图、右图分别示意黄河源区平均生长季NDVI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横坐标为年内日期序号,DAY145表示从1月1日起计算的第14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3年黄河源区可能出现(     
A.河流径流量增大B.风沙活动增加
C.土壤解冻提前D.凌汛危害加大
2.黄河源区春季NDVI小于秋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     
A.生物量积累较少B.空气湿度更低
C.土壤未完全解冻D.枯枝落叶较少
3.据图推测,黄河源区气候变化趋势为(     
A.冷干化B.暖干化
C.冷湿化D.暖湿化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叠纪初期,曾经分裂的陆地重新聚合,形成盘古大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三叠纪中期,辛梅利亚大陆脱离盘古大陆的南部向北漂移,影响了特提斯洋的范围。直到三叠纪晚期,辛梅利亚大陆与盘古大陆北部聚合,此时地球上迎来了持续约两百万年的超强降水事件。狭窄小板块与盘古大陆西北侧的剧烈碰撞诱发强火山喷发,加剧了这场超强降水事件。虽然该事件已过去两亿年,但仍然留下了一些至今可见的地质证据。下图示意三叠纪时期全球海陆分布及辛梅利亚大陆漂移路径。




(1)分析三叠纪早期盘古大陆气候干燥的原因。
(2)辛梅利亚大陆北漂促进了超强降水事件的形成,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火山喷发加剧超强降水事件的原因。
(4)推测超强降水事件的地质证据类型。
2021-03-22更新 | 65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新高考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化学风化是地表岩石和水、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导致的化学分解,它是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其过程会消耗二氧化碳,一般在湿热地区较为明显。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陆地分布状况不同,岩石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明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有学者认为,11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集中,8.5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发生分裂、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冷,两极冰川向赤道扩展其至形成“雪球”。2.8亿年前陆地的闭合导致海峡关闭,引起洋流流向变化,随之全球变冷南极冰川面积扩大。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大陆分布。



(1)与甲时期相比,指出乙时期陆地分布的突出特征。
(2)分析乙时期全球陆地岩石化学风化增强的原因。
(3)试从岩石化学风化的强度变化角度,推测乙时期大陆分裂后“雪球”地球形成过程。
2021-03-11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1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

6 . 下图为我国某公园角落的景观照片,该图片拍摄于2021年1月8日。图中两棵大树的树干底部已涂白(涂白剂一般是生石灰为主,配少量硫磺粉和食盐加水搅拌均匀),树下根部附近的青青小草被园林工人铲除,土壤翻松裸露,形成一个直径约1.5米的土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园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城市中的(     
A.北京B.西安C.重庆D.长春
2.图中树干涂白的主要功能是(     
A.园林美化B.预防冻害C.增加太阳辐射吸收D.杀菌除虫
3.图中树下土环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园林B.减少虫害C.增加肥力D.利于保墒
7 .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鄱阳湖的北端,有一片死亡水域,老爷庙水域,人称中国百慕大,鄱阳湖“魔鬼三角”。所谓:船过老爷庙,鬼在水下叫,十船经过九船翻,要想不翻难不难。1970年初夏,“魔鬼”突然出现,挟风雨,卷雷电,啸声震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湖面上顿时狂风怒号,乌云翻滚,风沙滔天,种种奇怪现象令人不可捉摸,“魔鬼三角”迷雾重重。

材料二:老爷庙水域,最宽处为15公里,最窄处仅有3公里。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交汇之处,人称五龙入湖。科考队对此水域进行了一次无人机探测航拍,结果发现水下有一条2.5千米长的一个坚固的水下暗堆(沙坝)。该水域两侧分布有26.7平方公里的沙山,沙山与广阔的湖面形成鲜明对比,一到春夏之交,天气变化剧烈,常造成雷阵雨并伴有水龙卷。沙山南边是开阔的湖面,北边是通往长江的狭长水道,每年的九月到来年的五月,北方冷空气南下的时候,风速猛增。

材料三:下图为老爷庙区域略图



(1)判断老爷庙水域“魔鬼”突现前的天气特征并说明该天气特征对“魔鬼”突现的影响。
(2)说明老爷庙水域多大风的原因。
(3)简述老爷庙水域水下暗堆(沙坝)的形成原因。
(4)分析老爷庙水域“十船经过九船翻”的自然原因。
2021-03-06更新 | 49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曾经风沙、土地盐城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兰考县经过大规模的种植泡桐及盐城化治理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近几年。当地又在唯以治理的黄河边盐城滩地开挖水塘,利用淋盐水养殖从沿海地区引进的青蟹。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图为兰考县略图。



(1)当地风沙的沙源来自_______(填外力作用)作用,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
(2)指出兰考县沙地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当地种植泡桐产生的生态效应。
(3)说明在兰考黄河边盐碱地发展青蟹养殖业的意义。
2021-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

9 .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下图示意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草地水分含量最多的月份是(     
A.4月B.5月C.6月D.7月
2.12月~次年1月林地与草地蒸散量差异小是因为(     
A.降雪较多B.草本枯萎C.林地落叶D.地表封冻
2021-02-07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图甲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图乙为甲烷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格达半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湾海水冬季不结冰B.半岛上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C.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D.地表之下的冻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高
2.随着气候变化、坑洞的出现,导致当地(     
A.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少B.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减小
C.地表的冻土将会出现季节性融化现象D.驯鹿栖息地的活动范围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