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图为泰梅尔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甲海峡长约104km,最窄处55km,水深32~210m,是北极航线上最惊险的区段。每到6月中旬,泰梅尔半岛冰雪融化,河流和溪水开始流动,发芽的植物迅速布满沼泽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海峡通航条件最佳的时期是(     
A.1月至3月中旬B.6月上旬至8月上旬
C.8月下旬至9月下旬D.10月下旬至12月
2.泰梅尔半岛地表植被(     
A.种类组成很复杂B.一般生长缓慢C.以喜短日照为主D.藓类地衣较少

2 .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它是我国出现-40℃以下天气时间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由此被称为“中国冷极”。与该市同名的根河地处断裂带,存在无数不冻河段,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冬季常出现冰雾(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雾)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根河许多河段不冻是由于这些河段(     
A.落差大,流速快,河水难以冻结B.河水深,水量大,水体比热容大
C.地处断裂带,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D.风力强劲,河面浮冰被刮走
2.冰雾景观出现时,当地(     
A.气温较高B.风力较小C.相对湿度低D.空气质量好
2022-07-04更新 | 6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地方。下图为“燕山山前构造单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有(     
A.流量减少B.汛期变长
C.流程变短D.泥沙增加
2.图示区域最老的岩层可能出露于(     
A.山前平原B.甲河上游河谷
C.燕山山脊D.低山区
2022-06-25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
2022-06-17更新 | 5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美国南部遭受暴雪灾害D.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山地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天气多变,广泛分布有永久性积雪、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青藏铁路穿越3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为青藏高原雪灾高发县域,近40年铁路沿线雪灾发生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下表示意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因子层副因子层(权重)指标层(权重)
致险性
积雪雪灾致险性(0.3)雪灾频率(0.5),雪灾强度(0.5),最大年积雪日数(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雪崩雪灾致险性(0.2)雪崩频率(0.5),雪崩强度(0.5),地形坡度(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风吹雪雪灾致险性(0.5)最大年积雪深度(0.3),地表粗糙度(0.4),年平均风速(0.3)
脆弱性
物理暴露(0.7)路基和轨道(0.2),桥梁和涵洞(0.15),铁路隧道(0.15),沿线车站(0.2),列车密度(0.3)
灾能力(0.3)基础应灾能力(0.4)沿线安置能力(0.15),通讯能力(0.2),车站及等级(0.15),人口密度(0.15),每千人医生人数(0.2),每千人病床数(0.15)
专项应灾能力(0.3)抗灾减灾工程措施(0.5),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功能(0.5)
救灾环境条件(0.3)铁路与公路的距离(0.2),沿线海拔高度(0.5),与主要城镇的距离(0.3)
(1)从地形角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多雪灾的原因。
(2)简述雪灾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3)从脆弱性角度说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应对能力差的原因。
2022-06-0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20日~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北疆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产生影响。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G锋。下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G锋位置。



(1)判断此时“西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势力强弱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2)从地形角度,分析造成此时两股冷空气势力差异的原因。
(3)有人认为,此次青海湖G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较大,有人认为危害较小。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02更新 | 59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是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在横断山区,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的植被是地区代表性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横断山区的代表性植被是(     
A.干旱小叶灌丛B.半湿润针叶林C.寒温带暗针叶林D.高寒灌丛草甸
2.横断山区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部位是(     
A.谷底B.3100m以下部位C.3100m以上部位D.谷顶
3.影响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①夏季风②局地环流③山地坡度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苜蓿根部长有100大量根瘤,根系发达,有直根和很多须根,根入土较深,根系周围能分泌酸性物质。首蓿耐干旱,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被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下图示意美洲地区不同地带土壤中首蓿碎屑损失率(枯落物损失率是指枯枝落叶经过一定时间分解后,其损失重量占初始量的百分比)。



(1)苜蓿能改良土壤,请说明理由。
(2)分析图示巴西热带雨林首蓿碎屑损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3)内华达山地苜蓿碎屑损失率比波哥大草原低,请给出合理解释。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下左图)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外墙均为白色的方形碉房,故称“白藏房”(右图)。白藏房完全使用黏土夯筑,属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室内木柱密架。白藏房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其建筑时间一般在晚秋和早春时节。



(1)说明当地居民选择晚秋和早春时节建造白藏房的理由。
(2)分析在河谷建造白藏房的优势条件。
(3)根据白藏房的建筑外貌特点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