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干线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全长约2838千米,每年货运量超过20亿吨。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长江沿线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雾成为影响长江航道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国家在长江航道沿线(沿江1km以内)建设了51个气象观测站点。左图为2016~2020年沿长江51站月累计雾日占比示意图,右图为2016~2020年沿长江51站各等级雾频次日变化图。

(1)据材料描述长江干线雾的时间变化特点。
(2)概括利于雾形成的近地面大气特点。
(3)雾是影响长江航道能见度的主要因素,简述能见度下降对航运不利的具体表现。
(4)影响雾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与水汽。研究发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河段雾日天数呈下降趋势,据此推测影响三峡库区雾日天数的主导因素并说明你的推理过程。
2024-03-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春节期间,重庆市“两江四岸”(长江和嘉陵江的四个江岸线)夜景灯饰联动展演多媒体灯光秀正式上演,将新春节日氛围推向了高潮。上南山吃火锅再到一棵树观景台看夜景是重庆人经典的休闲娱乐方式。南山黄桷垭老厂附近的火锅一条街,是一座火锅生态文化公园,这条街上火锅店云集,日接待能力可达两三万人次。左图为重庆2024年除夕“灯光秀”美丽夜景,右图为重庆市渝中半岛及周边等高线示意图。

(1)众多火锅店在南山火锅一条街集中布局,简述其利与弊。
(2)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更是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分析“山”与“江”对提升重庆夜景观赏性的作用。
2024-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卷

3 . 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西坡约75%的区域坡度东坡近半区域的坡度最大坡度达76°。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并将其固定为有机物质,称为植被固碳。研究植被固碳对改善生境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下图示意贺兰山东、西坡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贺兰山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量随海拔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热量多寡B.土壤种类C.人类活动D.水分变化
2.贺兰山山地植被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强弱的时空分布规律为(     
A.夏季强,冬季弱B.西坡强,东坡弱
C.阳坡强,阴坡弱D.夜晚强,白天弱
3.研究发现,贺兰山东坡植被固碳总量少于西坡,主要因为东坡(     
A.植被固碳能力弱B.整体面积小
C.植被生长季节短D.植株密度小
2024-03-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勒呼里山是由花岗岩组成,东西向延伸,北坡平缓、南坡陡峻的山体,其山顶浑圆,附近有大量石海地貌。该山所在区域属寒温带气候区,有大片连续多年的冻土,山间谷地多分布有湿地、沼泽,植被属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研究表明,伊勒呼里山南坡河流河岸的抗侵蚀能力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在冬夏季节呈现出抑制或衰退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石海地貌的形成条件。
(2)判断伊勒呼里山湿地分布较多的坡向,并说明理由。
(3)推测气候变暖对河道摆动的影响。
(4)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分析伊勒呼里山南坡兴安落叶松生长的季节差异。
2024-03-15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5 . 抚仙湖和星云湖位于云南中部,两湖通过隔河相通。抚仙湖平均水深约89米,多年平均水位为1722米,水质较好;星云湖平均水深约7米,多年平均水位为1722.5米,2000年以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008年,当地政府开挖水渠,让星云湖出流九溪河,并使星云湖年均水位维持在1720.8-1722米之间。图为抚仙湖和星云湖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抚仙湖和星云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抚仙湖是由冰川侵蚀而成B.星云湖2008年前为内流湖泊
C.抚仙湖东岸河流流速较缓D.星云湖2008年前补给抚仙湖
2.与星云湖相比,抚仙湖水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湖岸污水来源较少B.水体更新速度快
C.水生植被净化更强D.水环境承载力大
3.星云湖经水渠出流九溪河后,抚仙湖(     
A.入湖水量增多B.湖水质量变差
C.流域面积变小D.湖泊岸线变长
2024-03-1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

   

(1)从土壤物质组成角度,分析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裸地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
(3)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从保障灌丛生长水量的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4)描述该地荒漠化过程中灌丛化阶段肥岛效应的强弱变化,并从水源补给角度说明灌丛入侵的原因。
2024-03-08更新 | 38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新高考金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布苏湖位于我国辽宁省松辽沉降带中心。大布苏在蒙语中为盐碱之意。大布苏湖湖盆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期,由风力吹蚀形成,之后形成大布苏湖。大布苏湖初为淡水湖,到全新世晚期湖水由淡水转为碱水。湖东岸有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前沿高差约20m,阶地前沿形成奇特的狼牙坝地貌景观。湖中小岛泥淖遍布,人畜极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救。图左为大布苏湖位置图,图右为沿44.8°N所绘的大布苏湖区域地形剖面图。

(1)推测早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2)分析湖东岸阶地“狼牙坝”地貌的成因。
(3)推测大布苏湖是内流湖还是外流湖,并说明其中盐碱的来源。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枝城至岳阳段的别称,该河段部分已成为地上河,且河道水深仅3.5~3.8米,支流的部分河道枯水季节甚至断流,成为长江黄金水道梗阻。谋划中的荆汉运河工程起于松滋市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全长236千米,建成后航深大于8米,大于万吨巨轮需要的5米水深,运河的水量仅占整个长江上游来水的6.6%。建成后,原长江干流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区域航运,其船舶通过量从现在的12.8万艘次降低至2.8万艘次。图示意荆汉运河工程。

(1)简析荆江段“梗阻”的原因。
(2)建设荆汉运河对提高长江航运的作用。
(3)荆汉运河建设后,说明原荆江干支流的水环境的变化。
2024-02-2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口外南侧水道,包括沙体以及周边的浅水区域,是小天鹅理想的越冬栖息地。潮滩是高潮时被海水淹没,低潮时出露的滩地,是海岸带中水动力作用(海水越深水动力作用越强)和冲淤变化最活跃的地带。调查表明:九段沙潮滩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粒径分异现象。图为九段沙位置示意图。

(1)推测潮滩沉积物自东向西的粒径分异规律,并解释原因。
(2)说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属的保护区类型,并举例说明其具有的环境服务功能。
(3)分析九段沙成为“小天鹅”南迁越冬的理想场所的原因。
2024-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下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4-02-06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