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浮山(23°13'N~23°25'N,113°55'33″E)主峰海拔为1281.5m,距广州市90km。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罗浮山药材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始开发于秦代。此外,罗浮山还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断裂矿泉水等资源。罗浮山的土壤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下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分析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
(2)指出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并推测原因。
(3)简述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
2023-05-25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01卷-【决胜高考·抢分冲刺】逐鹿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冲刺卷(湖北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浮山(23°13' N~23°25' N,113°55'33″ E)主峰海拔为1281.5 m,距广州市90 km。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


罗浮山药材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始开发于秦代。此外,罗浮山还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断裂矿泉水等资源。罗浮山的土壤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上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分析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
(2)指出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共同特点,并推测原因。
(3)简述开发罗浮山矿泉水资源的有利区位条件。
(4)从植被角度推测罗浮山海拔1100 m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及成因。
2022-08-07更新 | 5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奥里萨巴山(19°N,98°W)海拔为5636米,是一座休眠火山,墨西哥最高的山峰。4500米以上常年积雪,以下为乔木林、灌木丛及草本植物。海拔2800米以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下图示意奥里萨巴山海拔2800-4000米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分布状况。


材料二   墨西哥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下图),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


材料三   2021年8月形成于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一路向西北进发并持续增强,进入墨西哥湾后增强成为超强飓风“艾达”(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0km/h),于29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登陆,最大持续风速达每小时约240km,引发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危及生命。


(1)根据材料,简述奥里萨巴山海拔2800-4000米区域内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特点。
(2)从气候和生物的角度,分析墨西哥人喜欢戴大草帽的自然原因。
(3)每年夏季,飓风成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分析该地区飓风的气流运动特征以及飓风灾害的主要影响。
2024-01-1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大部分位于珠峰北坡,海拔大多在4000-5000m。冰川界认为一座山峰可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降水带,有专家认为珠峰保护区5800-6400m的冰川积累可能来自第二大降水带的补给(第一大降水带指地形雨)。经查证,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m)高海拔地区曾于2020年8月发生过较大雪崩。图1为珠峰保护区和希夏邦马峰的位置图。图2示意1990年珠峰保护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分布特征,图3、图4分别示意2020年(与1990年相比)珠峰保护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变化、形变(厚度减薄/加厚)特征。

(1)说明1990年珠峰保护区冰川面积的分布特点。
(2)分别简述珠峰保护区两大降水带的形成过程。
(3)说明1990-2020年珠峰保护区的低海拔区(4800-5200m)和高海拔区(海拔6400m以上)冰川退缩量及退缩率的差异,并选其中一个海拔区分析原因。
(4)与1990年相比,指出2020年珠峰保护区冰川形变加厚的海拔范围,并推测影响条件。
2024-05-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12(2024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被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陆表植被状况与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

材料二: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山,垂直高差达2000m以上,其垂直带谱结构在高海拔地带具有独特性。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木稀疏,矮曲呈丛生状态,矮曲和稀疏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在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

材料三:图1为“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图2为“2000-2022长白山区不同坡度下植被覆盖度均值变化。”(注: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越高坡度越大)

(1)说出甲、乙、丙自然带的名称。
(2)从整体性的角度,简述岳桦林的生境特征。
(3)说明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FVC)均值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024-03-02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4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7 . 阅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相关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西岸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图2为赤道附近安第斯山中某山峰的植被垂直分布,图3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甲地区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图1中A、B、C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A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图1中乙地为热带雨林带,此地出现该自然带体现了____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其成因。____
(5)图1中E地为____(填自然带名称),说明1月该地的景观特点和成因。____
(6)简析图2山峰植被类型丰富的原因。
(7)图2山峰东坡雪线高度比西坡____,分析其主要成因。____
(8)南美洲南部(45°S附近)的丙地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属于____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图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其演变过程。____
2024-02-0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5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人类-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上部(2000—2500m),是我国大陆东部唯一典型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苔原地区植物生长通常受限于温度与土壤养分,土壤因素对植被发展影响很大。同时,植物种类组成也会影响腐殖质分解等土壤过程。


      
(1)分析长白山适合苔原植被生长的环境特征。
(2)描述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变化趋势特点。
(3)分析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原因。
2023-06-24更新 | 42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色季拉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侧,地处藏东南湿润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的分界处,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其林线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呈现多样性特征。



(1)比较色季拉山阳坡和阴坡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2)说明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2-12-3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气候、地形等因素有关,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天山的阿拉套山脉和博罗科努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脉均为东西延伸,两山脉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冰川(下图)。1990~2015年,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冰川面积不断减小,研究发现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更快。表为这两座山脉不同规模等级的冰川面积和数量。


阿拉套山脉博罗科努山脉
规模等级/km²1990年2015年1990年2015年
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
Ⅰ≤0.147019.8064920.8637320.2191253.97
Ⅱ0.1~0.5442109.7638189.78933259.25950265.96
Ⅲ0.5~2211209.06181177.21686638.56509465.53
Ⅳ2~543136.722696.55135417.94106322.69
Ⅴ>521236.3712149.0574889.8454613.20
合计1187711.711249533.4522012235.8025311721.35

(1)据图说明这两座山脉冰川的分布特点。
(2)计算2015年与1990年博罗科努山脉V等级冰川的面积占比的差值,并简述1990~2015年该山脉不同规模等级冰川的变化特征。
(3)试分析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速度快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