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 mm),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  )
A.2000~2600 m的南坡
B.2200~2600 m的北坡
C.2600~3000 m的北坡
D.2600~3000 m的南坡
2.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坡度
C.海拔D.坡向
3.该山峰3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是(  )
①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影响弱 ②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 ③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 ④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 . 2018 年寒假,北京的康同学到东非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下的 Moshi 镇出发,一周后,于当地时间 2 月 15 日 8:00 成功登顶,当日正值中国春节除夕。左图 为东非地区图,右图 为 康同学在登山过程中手绘的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康同学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期间
A.恰逢中国农历惊蛰节气前后
B.登顶时刻恰好看到日出东南地平线
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登顶时刻北京的家人开始收看春晚
2.右图 信息显示
A.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B.M 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C.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
D.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
3.   所示地区
A.裂谷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B.山地多为断块山,山顶岩石主要受风力作用
C.季节性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山地融雪影响
D.受地势起伏的影响,河流水系形态呈放射状
2018-05-15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县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3 .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趋势一
B.气温相对高的月份南北坡均表现出较高的气温垂直递减率
C.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
D.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
2.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日照时数B.气流湿度C.植被覆盖率D.风速

4 .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对气流阻隔作用较强,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幅度相同
B.气温较高的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大
C.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
D.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
2.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日照时数B.大气湿度
C.植被覆盖率D.风速
16-17高三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5 . 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山地海拔
D.甲处的自然带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2.该山地可能位于
A.横断山B.天山
C.武夷山D.大兴安岭
3.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D.受西北季风影响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惠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这里地形复杂,海拔在475~2430m之间,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众多,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分旱季和雨季,年降水量在1100~2400mm之间;森林覆盖率为63.7%,其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群落层次多样,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材料二 下左图为“西双版纳1992年和2010年植被和橡胶种植区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人工经济林符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描述西双版纳地势总体特征。
(2)该区域自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_____分异现象;气候暖热,分旱雨两季,其中5~10月为_____季。
(3)从1992年到2010年,橡胶种植面积_____,这种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有_____
(4)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们模拟雨林和季雨林结构,在林下种植茶树、咖啡、草药、草果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复合生态系统,简要分析这种农业生态模式的好处。

2020-03-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东南信风影响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D.受西北季风影响

8 .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位于雪线之下。雪莲花是其代表的植被。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读图甲,


回答下列各题

1.高山流石滩的成因及植被的习性为
A.流水作用,需水量大B.生物根劈作用,土壤坚硬
C.风力作用,抗风力强D.冰川作用,耐寒
2.影响图乙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A.降水B.海拔C.温度D.纬度
2014-06-16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地理试卷

9 . 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表面覆盖有隔热性较好的岩石碎块。其最低海拔下限与区域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下限相一致,是典型的冰壕地貌。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其石冰川分布存在坡向差异。下图示意大雪山各坡向石冰川前缘的最低海拔下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雪山南北坡石冰川前缘最低海拔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北坡(     
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陡D.风力较大
2.受全球变暖影响,石冰川比一般冰川(     
A.融化快但危害小B.融化快且危害大
C.融化慢且危害小D.融化慢但危害大
2023-11-03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列两幅图为我国传统民居,甲图示意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吊脚楼,乙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便于拆卸的毡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A.多高大通直的白桦林B.全年高温少雨
C.潮湿,多野兽、毒蛇D.多地势平缓的丘陵
2.乙图民居中居住的游牧民族在向天山冬季牧场转场过程中
A.可能受到暴风雪等天气影响B.加剧了夏季牧场生态环境破坏
C.增加了秋季草场资源的压力D.路程短,转场牧道一直通畅
3.目前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B.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C.民居文化多样性减弱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2020-01-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