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自古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定居,这种传统正渐行渐远。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



(1)图乙中M山峰北坡④处的自然带为____,①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因素为____
(2)在天山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从生产稳定性角度,分析与转场放牧相比,定居放牧的优势。
2023-01-01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色季拉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侧,地处藏东南湿润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的分界处,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其林线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呈现多样性特征。



(1)比较色季拉山阳坡和阴坡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2)说明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2-12-3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如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T₁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温度,T₂为山体外部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



(1)利用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
(2)最热月气温10℃等温线一般与山地林线相重合,但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不与该线重合,而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请说明原因。
2022-12-1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体北高南低,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也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下图示意高黎贡山自然带垂直分布。



(1)指出M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高黎贡山林线的分布特点。
(2)说明海拔1000m以下地区形成干暖河谷灌丛带的理由。
(3)推测高黎贡山成为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区域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气候、地形等因素有关,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天山的阿拉套山脉和博罗科努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脉均为东西延伸,两山脉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冰川(下图)。1990~2015年,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冰川面积不断减小,研究发现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更快。表为这两座山脉不同规模等级的冰川面积和数量。


阿拉套山脉博罗科努山脉
规模等级/km²1990年2015年1990年2015年
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
Ⅰ≤0.147019.8064920.8637320.2191253.97
Ⅱ0.1~0.5442109.7638189.78933259.25950265.96
Ⅲ0.5~2211209.06181177.21686638.56509465.53
Ⅳ2~543136.722696.55135417.94106322.69
Ⅴ>521236.3712149.0574889.8454613.20
合计1187711.711249533.4522012235.8025311721.35

(1)据图说明这两座山脉冰川的分布特点。
(2)计算2015年与1990年博罗科努山脉V等级冰川的面积占比的差值,并简述1990~2015年该山脉不同规模等级冰川的变化特征。
(3)试分析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速度快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多个方面。植物是环境的一面镜子,植被差异,能够反映出环境的差异。

材料二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流水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虽然其相对高度小于200m,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为我国南方丹霞地貌及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示意图。



(1)指出丹霞地貌植被类型垂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判断丹霞地貌山顶到沟谷的植被差异属于何种分异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3)与悬崖植被相比,山顶植被比较繁盛,分析其原因。
2022-12-07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九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



(1)据图中信息,补充完成A时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曲线图。

A时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曲线图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规律的原因。
(3)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8 .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回答问题。

(1)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说明成因。
(2)②地景观成因是____
(3)②地七月份的气候特点____;基带的植被类型____
2022-12-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系东部邛崃山脉的腹地,巨大的海拔高差形成了6种不同类型的垂直分布生境带,使这片“大熊猫王国”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自然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山林外貌季节变化最明显,景观十分艳丽;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砾石层下面的土壤稀少且贫瘠,主要生长风毛菊、红景天等植物。图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



(1)推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说明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砾石层的形成过程。
10 . “千里秦岭,千里汉江”,山清水秀的陕南地区是生物资源的富裕地,也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陕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自中部汉江谷地向北至秦岭,依次可见的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景观,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其成因。
(2)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
(3)陕南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可采取哪些防灾减灾的对策?
2022-12-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