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黎贡山(图1)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图2示意高黎贡山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高黎贡山物种极其丰富,集中了全国17%的高等植物和20%的哺乳动物,其中三分之一为特有物种,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留了相对原始的面貌。2014年底,大瑞(大理-保山-瑞丽)铁路重点工程、亚洲铁路第一长隧高黎贡山隧道开工建设,该隧道囊括了隧道施工的众多不良风险,施工难度极大,于2020年6月全线打通。




(1)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试分析其原因。
(2)说明修建高黎贡山隧道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3)高黎贡山西坡降水量在M处附近随海拔升高突然减少,推测该现象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
2021-03-13更新 | 547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山东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米尼加中央山脉海拔2000m附近分布有热带云林)云林植被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里的云林虽然矮小,但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较多,云林组成与结构复杂,树皮较薄,苔藓植物和蕨类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央山脉山顶的松林时常发生林火,但很少殃及云林,云林林火偶发,但往往对云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多米尼加飓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增加,环境专家认为这可能会提高林火发生的频率,给森林防火带来新的挑战,下图示意多米尼加中央山地地形及云林分布。



(1)简述该国热带云林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分析该地云林分布区很少发生林火的自然原因。
(3)云林一旦发生林火,对云林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极大,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说明飓风¸强对流天气可能提高林火发生频率的理由。
2021-03-03更新 | 637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大题1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垫状点地梅是分布于高寒区域的一种贴伏于地面生长的喜光类植物。某研究小组对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的垫状点地梅分布区域进行了考察,发现垫状点地梅只分布在海拔4500~5200米的坡面上,并发现在海拔4600~4700米处,高山草甸发育较好,海拔5200米以上是高山流石滩。下图分别是念青唐吉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景观图,气温、降水随海拔变化图,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



(1)描述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的分布特点。
(2)从不同海拔的水热组合状况,说明垫状点地梅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海拔4900~5200米范围内分布差异的原因。
(3)分析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海拔4600~4700米垫状点地梅几乎没有分布的原因。
2021-01-25更新 | 340次组卷 | 10卷引用:押大题1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2021-01-1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132 阴阳坡植被差异-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5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对横断山区的描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是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这里“山高谷深、河谷并列”,因为山脉横断阻隔东西间的交通而得名。

材料二:兰坪县(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26°36′N、99°19′E,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澜沧江穿过全县。境内山高坡陡,44.6万亩耕地中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占了76.6%,这些坡地土层浅薄,土壤肥力差。兰坪县政府部门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大力种植核桃、石榴、花椒、当归、油牡丹、大棚蔬菜等,靠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原因。
(2)判断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分析原因。
(3)横断山区的铁路、公路上,经常会有一种“明洞”设施。例举“明洞”主要用于应对当地的哪些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这些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4)兰坪县政府部门大力发展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而不是粮食种植,评价其合理性。
2020-12-22更新 | 433次组卷 | 2卷引用:解密07 地表形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m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3)推测甲山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4)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0-11-04更新 | 494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08 整体性与差异性(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7 . (加试题)读中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为                   。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  ,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10-15更新 | 6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专题检测(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分析确定该苔原带在          (阳或北阴)坡遭受干扰显著,其海拔高度主要
                          之间;归纳总结其干扰强度垂直分布的特征是:       
                                                                  
(2)根据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
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是:阴坡         (大于或小于)阳坡,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较       (高或低),湿度较       (高
或低);其主要原因是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2020-10-15更新 | 7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十七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平行相间。我国的干热河谷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岷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左图)。一般而言,在并不缺少降水的湿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是森林在下面,灌丛和草地在上面。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中常见的景象是森林生长在河谷顶部或山腰上,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地理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右图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



(1)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是干热河谷造就的奇特景观。试从盛行风向与山脉走向关系的角度分析干热河谷的成因。
(2)图中金沙江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中,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但西岸比东岸生长要好,试分析其原因。

4600~4900米,为亚冰雪带。在此带范围内,气候特点是日温差特别大,寒冷多劲风,在寒冻条件下风化的乱石堆遍布整个山坡较平坦处,极为荒凉,偶尔见有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菊科中少数植物种类散生于流石滩上的背风地段或石隙中。


(3)描述此处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0-10-13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326 25个必考的高考地理过程--14.高山流石滩形成过程-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10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横断山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且山岭与沟谷相间排列,岭谷之间地势落差平均1000—2000米,在山区中部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与山脉并行分布,横断了东西方向的交通,故被称为横断山脉(群)。图1为横断山区山河分布图,图2为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分析横断山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贡嘎山从海拔900米到7556米,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7个垂直自然带谱。


(2)读图,对比贡嘎山东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攀枝花成为四川省唯一能种植芒果的地区。攀枝花芒果产业成为当地的金色产业。


(3)说明芒果种植对河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04-21更新 | 7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十八 非地带性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