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水的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的形成过程。
(2)试分析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的成因。
(3)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从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2022-06-18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常见地貌的形成专题试卷-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多米尼加的中央山脉海拔2000m附近分布有云林植被,植被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特有物种较多。飓风过境会对云林植被造成破坏,伴有雷暴的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二者都会提高林火发生的频率。该国北部的普拉塔港是全国第二大港。图1示意普拉塔港月均气温与降水变化,图2示意多米尼加位置及云林分布区。



(1)简述该国云林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的原因。
(2)说明普拉塔港11月——次年2月降水量大,而6月——9月降水量较少的原因。
(3)从可燃物数量与极端天气的角度,推测飓风与强对流天气可能提高林火发生频率的理由。
2022-06-18更新 | 606次组卷 | 6卷引用:6.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地区海拔最高的封闭高山微咸冷水湖,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约385.9mm,湖面年蒸发量约550mm,湖滨地带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湖面扩大,环湖岸坎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下图示意赛里木湖的区域位置。


(1)据材料推测赛里木湖湖畔的天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可能出现的自然带。
(2)分析赛里木湖成为微咸冷水湖的原因。
(3)根据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说明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4)分析赛里木湖崩岸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2-06-17更新 | 91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2022-06-17更新 | 103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8 地表形态的塑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东北缘,是河西走廊三个内陆河之一。黑河上游年降水量约400mm。高寒植被类型之间地上生物量的高低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密度的大小,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剖面垂直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下左图示意黑河流域。下右图示意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



(1)描述黑河上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黑河上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且其有机碳密度分布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分析黑河上游高寒植被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的原因。
2022-04-15更新 | 74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
6 .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群山起伏,海拔高度在376~3306米之间,人口密度较低,目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下图为普洱市地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普洱市为核心的中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1)分析我国西南内陆地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主要原因。

普洱市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市内拥有目前中国现存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普洱市是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说明普洱市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设立国家绿色经济试验区的意义。
2022-02-23更新 | 1084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6 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北地区,位于青海省北部山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最低海拔2180米,海拔超过3000米的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5%以上,高寒灌丛是青海省海北地区主要的灌丛植被类型,其次是草甸及棵地,分布较广。高寒灌丛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北支山地的北坡、河流山口外地带和土壤水分较多的滩地,这些地方是高寒灌丛草甸最适宜生长的地方。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寒灌丛草甸退化形成了次生裸地,而且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和裸地的分布比例。



(1)推测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分布的主要位置。
(2)说明青海省海北地区适宜高寒灌丛草甸生长的气候原因。
(3)有人建议在海北地区的次生裸地上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精确测量珠峰高程是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我国分别在1975年、2005年、2020年共3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数据(如表)。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8.86米。图为珠穆朗玛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

珠峰高程测量队登顶时间

最终公布的珠峰高程

1975年5月27日

8848.13米

2005年5月22日

8844.43米

2020年5月27日

8848.86米


(1)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历次登顶都是选择5月份,推测该月利于登顶的气象条件。
(2)说出珠峰南、北坡的植被类型数量差异,并指出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3)据图推测珠峰南、北坡的雪线高度差异,并说明理由。
2022-02-22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10 珠峰科考-2022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限时训练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达2158m,最低处300m。植被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下图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常绿林占全区面积27%,毛竹林占13.9%。毛竹成材快、生长需肥量大、自肥能力差。每年从毛竹林中挖笋、伐竹致使林下植被减少,土壤极易退化。近年来,保护区实施谨慎挖冬笋、精心护春笋、竹林科学施肥等措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描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特点。
(2)从地形角度分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种类较为丰富的原因。
(3)列举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改良毛竹林地土壤应采取的措施。
2022-01-24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35 自然保护区-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海拔、坡度等)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市格局。下图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北坡陡南坡缓。因受山体的遮挡,南北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和水汽循环不同,因此形成了植被覆盖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北坡内又有阴阳坡之分,南北坡的坡度分布亦有所不同,因此坡度、坡向会对太阳辐射和降水空间再分配,从而对植被分布及变化在地形上产生了分异效应。下图为不同坡度、坡向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图。



(1)分别说明秦岭在海拔1000米以下和30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低的原因。
(2)指出坡度对秦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说明南北坡存在差异的原因。
(3)在秦岭北坡,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覆盖度均低于其半阴坡,试分析其成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