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2022-06-17更新 | 103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水的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的形成过程。
(2)试分析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的成因。
(3)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从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2022-06-18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滨湖新区志臻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一)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地区进行探究活动。通过遥感影像发现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临宁夏平原。同时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该区域历史上多次发生6级以上大地震。图左为宁夏平原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宁夏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活动一:探成因


(1)依据材料,描述贺兰山的形成过程并找出证据。

活动二:找差异

山脉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图为贺兰山垂直植物分布示意图。



(2)说出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的主要差异
(3)分析贺兰山东坡分布大面积山地针叶林的主要气候原因。

活动三:试评价

图为当地博物馆贺兰山主峰的沙盘模型



(4)结合地理事实和资料,试评价当地博物馆贺兰山主峰的沙盘模型。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横断山脉中段(图),是云南第一高峰,澜沧江和怒江分东西两侧从山脚下流过,当地称它"雪山之神"。这里气候变化复杂,每年夏季,山脚河谷气温可达11℃-29℃,高山则为-10℃ 到-20℃,年降水量平均为600毫米,大都集中在6~8月,冬季偶尔有大雪封山。

梅里雪山植被种类丰富,垂直带谱十分发育:高山冰雪带,海拔4600米-6740米,无或较少植被;高山草甸灌丛亚带,海拔4200米~4600米,以草甸灌丛为主;寒温性暗针叶林带,海拔3100米-4400米,由云杉、冷杉等组成;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500米-3100米,由丽江云杉等针叶林和高山栎等阔叶林组成;干旱河谷灌丛带,海拔2000米-2800米,受焚风效应影响,为干旱景观。



(1)描述梅里雪山的形成过程。

当地有登山"气候禁区"的说法,季节性的禁止开展登山活动。


(2)请指出"气候禁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由于水热变化,该山夏季会有一条"云雾线"生成。


(3)推测云雾线的高度大致对应的自然带并说明云雾线的成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同时也是个巨大的分水岭,其南坡自上而下分布有冰碛物、沙砾和河流冲积土(如图),自下而上有山麓耕地牧场、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原、荒漠和冰川。



(1)推测冰碛物和波河平原堆积物中砾石的外部特征差异,并指出两地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从水循环角度,描述泉水出露的形成过程。
(3)阿尔卑斯山南坡山麓耕地牧场广袤,而海拔较高处却为森林。试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2021-12-2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智慧上进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总复习阶段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下图为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和阿勒泰地区四季转场剖面图。



(1)据图推测阿勒泰冬季牧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2)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2-10-07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疆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区,但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高山上发育的众多冰川和相对稳定的积雪是新疆河流、湖泊的源泉,艾比湖是低洼的一个大型咸水湖,海拔171米,湖盆西北部有一大风口——阿拉山口。若新疆区域内气象要素发生突变,便会产生融雪(冰)洪水。下图示意新疆天山附近局部等高线及天山垂直自然带。



(1)简析坡向对天山山脉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2)说明艾比湖(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3)与天山山脉南坡比较,指出山脉北坡河流分布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2-01-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2005年获批为国家地质公园,景色秀美奇特。其形成和地质史上的岩浆活动、构造抬升,以及长期以来的风化侵蚀息息相关。图1示意武功山地质构造。

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指导下,对武功山开展了“寻秘武功、解读天工”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羊狮幕景区,看到这里有原生态的森林峡谷、众多的瀑布和秀美奇绝的花岗岩峰林、花岗岩石笋景观(图2)。据专家介绍说,花岗岩峰林、石笋景观与这里的岩石裂隙发育有关。考察队伍到达武功山主峰金顶后,发现这里是一派“峰高顶平,广远开阔,芳茵延袤”的景象,在延绵舒缓起伏的山峦之上,分布着在同纬度规模罕见,号称“云中草海”的高山草甸(图3)。



(1)简述武功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成的过程。
(2)从气候、土壤角度,分析武功山山顶高山草甸的形成条件。
(3)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武功山高山草甸在同纬度规模罕见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由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或的地能。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雷雹和强风。流石滩上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下图为流石滩景观图。



(1)描述流石滩自顶部至下部边缘砾石大小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流石滩植物稀少且根系发达的原因。
(3)说明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2-02-22更新 | 7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石林景区(见下图)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区内沿沟谷两侧赫然耸立着黄褐色以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峰、石柱,形态各异的石林与景区内的黄河、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使这里成为旅游胜地,也是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地。


2020年5月22日,当地政府在此召开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下午1时前后,在高海拔处出现局地冰雹、冻雨、大风强对流的极端天气,导致气温迅速下降。


(1)运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说明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
(2)为保障赛事安全,请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为参赛选手选择两种强制装备(比赛中必须全程携带的必要装备),并说明理由。
2022-01-01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