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末次冰盛期是距今最近的极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与今本质相同,只有程度差异以及出现时间、分布位置方面的变化。当时,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及现代降水量的60%甚至低于30%,夏季,北方降水尤其少。在末次冰盛期冷干的大背景下,自然带空间格局与现代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时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年平均气温10~11108~9<5
7月平均气温6~76~763
1月平均气温15~1616~171410
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
1.关于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差异幅度的时空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B.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
C.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D.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
2.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夏季降水量较现代少的原因(     
①夏季陆地气温低,亚洲低压势力较弱,夏季风势力弱
②海洋表面温度低,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
③海平面低,海洋水汽输送的距离远、水量少
④海洋表面温度低,台风发育、登陆的数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与末次冰盛期比,现代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带空间格局(     
A.相同自然带分布位置更偏南B.草原森林过渡地带位置更靠西
C.相同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低D.雪线海拔更高,林线海拔更低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海水中,随深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碳酸钙溶解度增大。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指海洋中碳酸钙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其下方溶解速率快于补给速率,碳酸钙难以沉积,浅色的碳酸钙沉积主要在该深度以上,故该深度被称为“海底雪线”(左图)。当浅海接受的碳酸钙沉积增加时,碳酸盐补偿深度会变浅。地质历史时期,广西南部处在海陆过渡地带,台地、盆地相间,部分台地被海水淹没(右图)。研究表明,气候进入间冰期时,碳酸盐补偿深度位置上升。地质学家据此推测间冰期海底台地萎缩,冰期海底台地扩张。

(1)分析间冰期碳酸盐补偿深度位置上升的原因。
(2)说明间冰期海底台地萎缩的理由。
2024-04-19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合作探究】辨析人为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变暖幅度的关系

材料1: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积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粉色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187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



(1)说明全球升温幅度随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2)如果未来温度比1870年升高2℃,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多少?
(3)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的数量?

4 . 植被绿度一般用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植被绿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20002020年植被绿度减少区域扩大了近7.23倍,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部。下图示意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温度及降雨量距平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小兴安岭相比,长白山脉森林带(     
①阔叶林占比高②针叶林占比高③植被呼吸作用弱④植被光合作用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气候总体呈现(     
A.暖湿趋势B.冷湿趋势C.暖干趋势D.冷干趋势
3.2000~2020年间大兴安岭西北部植被绿度减少严重,最可能是因为(     
A.土壤养分流失B.冻土厚度变薄C.温度波动下降D.土壤水分亏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超级芦竹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能源植物。超级芦竹可生产各种生物油品,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改变大气结构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下图示意超级芦竹对大气结构的改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1)(中)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B.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C.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D.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2)(易)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B.温暖期与冰期交替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

考点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易)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石化燃料会导致(     
A.二氧化碳增多B.臭氧层破坏C.氮气增加D.水汽含量减少

(4)(难)读图分析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5)(中)南极大陆冰川大量融化的原因有(     
①南极火山喷发②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
③科考站排放了过多的热量④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点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6)(中)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②蒸发加剧,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中)南极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危害有(     
①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被淹没②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③南极大陆北极熊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小④海水入侵陆地,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差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考点4.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8)(中)为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趋势,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①加强国际合作②开展植树造林③开发新型能源
④开发节电技术⑤发展电子商务⑥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6 . 图为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各类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是(     
A.波动上升B.N2O的浓度最低
C.持续下降D.2000年差异最大
2.未来十年,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海水密度增加B.海洋盐度降低
C.海平面的下降D.大气逆辐射增强

7 . 2023年12月14~17日,我国出现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寒潮过后北方气温回升慢等特点。因为降温幅度大,部分民众对气象专家预测的“暖冬”提出了质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西风急流减弱,导致北极地区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强寒潮的主要成因。下图示意12月1日~18日全国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气象专家判断(或预测)区域某季节气候偏暖(或偏冷),依据的主要指标是(     
A.平均气温B.最高气温C.最低气温D.气温日较差
2.2023年12月北极外围西风急流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北极与赤道之间的(     
A.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B.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减小
C.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减小D.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3.与往年同期的寒潮相比,此次寒潮过后我国北方气温回升较慢,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较弱B.地面反射率较高
C.日照时间较短D.大气削弱作用强
2024-01-19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20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以变暧为突出特征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趋势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读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023-09-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必三第三章教材思考题专辑

9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10 . 碳排放量的多少和强度往往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根据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尺度演变,研究人员绘制了三个倒“U”形曲线,即碳排放强度的倒“U”形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形曲线高峰及碳排放总量的倒“U”形曲线高峰。从工业革命开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S1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S2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S3、S4阶段为人均碳排放量高峰之后阶段(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四个阶段中,碳排放强度大、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低。该特点所对应的阶段是(     
A.S1B.S2C.S3D.S4
2.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不稳定性增加,主要原因是(     
A.煤炭利用使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B.煤炭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区域生态破坏严重
C.煤炭利用使非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问题严重
D.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增加至最大值
2023-08-10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