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超级芦竹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能源植物。超级芦竹可生产各种生物油品,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改变大气结构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下图示意超级芦竹对大气结构的改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1)(中)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B.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C.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D.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2)(易)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B.温暖期与冰期交替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

考点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易)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石化燃料会导致(     
A.二氧化碳增多B.臭氧层破坏C.氮气增加D.水汽含量减少

(4)(难)读图分析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5)(中)南极大陆冰川大量融化的原因有(     
①南极火山喷发②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
③科考站排放了过多的热量④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点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6)(中)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②蒸发加剧,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中)南极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危害有(     
①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被淹没②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③南极大陆北极熊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小④海水入侵陆地,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差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考点4.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8)(中)为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趋势,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①加强国际合作②开展植树造林③开发新型能源
④开发节电技术⑤发展电子商务⑥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2024-0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2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018年9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布首期成果,指出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专家指出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化,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少好处。但从长选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会对高原生态系统、工农业、交通、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该地区地势高峻,冰川广布,湿地众多。下图为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站点抽样统计数据)。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
(2)有数据表明,近几十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升温速度增快,试从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3)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推测未来三江源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简述高原的气候变化对铁路安全运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019-11-03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练习: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介绍了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0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5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其中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2017年,中国属异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气温接近20世纪初以来的最高值。《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b____;c____;d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____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
2021-08-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4 . 下图示意60余年来我国降雪最南界线的变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降雪最南界的变动说明
A.暖冬出现概率增多B.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C.下垫面状况显著改变D.矿物燃料消耗量增大
2.降雪最南界变动对图示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热带作物种植规模扩大
B.冻雨发生次数减少
C.旱涝危害程度降低
D.河流通航时间延长
3.2015年之后,图示地区冬季无降雪天气的城市是
A.来宾B.厦门C.梧州D.广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8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201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海平面监测、分析预测、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及评估等工作。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3m/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如下图:

说出1980年至2017年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2019-12-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新世界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有学者通过对西北地区21个代表站点月平均气温扣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近50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演变规律,提出了西北气候由暖干型开始向暖湿型转变的观点。下表示意依据气温及降水统计数据得出的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的两个季节是
A.春、秋季B.秋、冬季C.夏、秋季D.春、冬季
2.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及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1980-2000年   春季B.1990-2000年春季
C.1980-2000年夏季D.19902000年夏季
3.下列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趋势影响描述,不可信的是
A.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
B.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C.冬季降水量增多,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
D.冬季气温升高,牧区雪灾减少,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