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5-16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00~1910年B.1910~1940年
C.1940~1975年D.1975~2010年
2.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
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
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2018-10-23更新 | 2099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向17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17-18高一上·江西九江·阶段练习
2 .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发布《2010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在2000年到2010年间,每年约有1300万公顷森林遭到破坏,欧洲的原始森林几乎完全消失。
(1)判断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判断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
2017-12-21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一地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1)读材料一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读材料二图,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
(3)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16-17高二下·河北衡水·阶段练习
真题 名校

4 .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B.间冰期
C.温暖期D.寒冷期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
2017-08-22更新 | 2342次组卷 | 23卷引用:难点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5 . 某地理研究性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理研究性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
A.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多
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0 ℃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气候生长期延长
C.山东半岛大面积种植水稻
D.松嫩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
6 . 全球气候变化会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环太平洋带火山、地震频发       ②图瓦卢等岛国的部分陆地被海水淹没
③温带地区树枝提前萌发新芽       ④全球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成倍增加B.中纬度地区采暖耗能有所减少
C.北温带小麦播种面积明显增加D.南温带农作物病虫害迅速减少
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16-17高三上·湖北·期中

7 . 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烃源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沉积烃源岩的地质年代,图中地势最低的地区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2.从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变化情况是
A.所处地块是从热带漂移过来的B.所在区域气候发生巨大变化
C.所属岩层经历过强烈变质作用D.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比较稳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东移
C.不断南移D.不断西移
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两个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D.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9 . 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图表示“我国60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 )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B.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
C.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D.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
2.1980年后,水热条件变化能使其农业生产明显受益的区域是( )
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
C.海南岛D.黄土高原
14-15高三上·辽宁·期中
10 . 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
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D.7-9月的降水量最少
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学霸纠错(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