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关于图示地质时期内气候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温暖期较长B.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寒冷期较长
C.气温持续下降,降水量波动增长D.气温波动上升,降水量持续增长
2022-02-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2 . 孢粉是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器官,能大量完好地保存在沉积层中。下图示意从青海湖沉积层钻孔中获取的距今不同年代的孢粉浓度变化,图示期间的青海湖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由青海湖沉积层钻孔获取的(     
A.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B.草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
C.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木本孢粉浓度D.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
2.距今12000~10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可能(     
A.气候湿润,趋于温暖B.气候干燥,趋于温暖
C.气候干燥,趋于寒冷D.气候湿润,趋于寒冷
3 .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4 . 下图中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
C.森林砍伐D.臭氧层空洞扩大
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
2022-02-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在藏北伦坡拉盒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片棕桐叶化石,棕桐树属于常绿乔木。近年来,在青藏高原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不同地质时期和地点的化石生物群。包括翠鲈、椿榆、来树等,表明地质时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远比现在要丰富,但是现在许多物种在这一地区逐渐消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伦坡拉盆地棕榈树生长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湿润D.寒冷干燥
2.与地质时期相比,现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时期的人类不合理的活动B.青藏高原抬升引起的环境变化
C.季风气候的形成使降水量增加D.地质时期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

6 . 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四纪生物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了脊椎动物B.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C.出现了人类D.蕨类植物迅速发展
2.图示中生代的气候特点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1-12-31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A.温带北界偏南B.山地雪线上升
C.海洋面积更小D.全球温度更高
2021-1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全球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繁盛时期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2.图示中陆地冰川面积最小的时期可能是(     
A.三叠纪B.白垩纪C.始新世D.第四纪

9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部分孢粉可以长期存留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的桦木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石炭纪

10 .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B.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C.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D.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2.与现今相比,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同一自然带位置(     
A.偏东、偏南B.偏东、偏北
C.偏西、偏南D.偏西、偏北
3.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因素有(     
①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②亚洲低压势力较强③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④夏季风势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18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