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据图找出恐龙繁盛期的时代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读“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温降水变化图”,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3 .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关于气候寒冷期,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下降B.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
C.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D.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4 .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
A.1880-1900年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减弱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5 .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
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
2.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

6 .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10年2020年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
综合最大人口容量187019352000

1.表中显示,从2010年至2030年,上海市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降水增加B.人口不断增多
C.经济规模扩大D.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2.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8 .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读某地质时段全球气候变化图,回答下题。

图示五个时段中,最有可能出现物种灭绝的是( )
A.Ⅰ、ⅡB.Ⅰ、ⅢC.Ⅲ、ⅤD.Ⅱ、Ⅳ

9 . 梅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佳果,起源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栽培的最北界线不断改变。下图为中国梅花分布北界变化示意图 (南海诸岛略)。


完成下面小题。

1.殷商时期的气候与现代相比更
A.温暖B.湿润
C.寒冷D.干燥
2.当前梅花引种栽培区北界比自然分布区北界纬度偏高,主要得益于
A.全球气候变暖B.城市热岛效应
C.生产技术提高D.市场需求扩大

10 .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

完成下列各题。

1.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2-10更新 | 67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