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近日英国科学家预言如果人们不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有效控制的话,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C,像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
A.地球地表径流增大B.降水增加
C.大气环流加强,风浪增大D.极地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

2 . 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2.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热量资源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从而减少疫病的流行

3 .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寒冷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018-12-19更新 | 221次组卷 | 7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1 全球气候变化——人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练习
4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省1971—2011年气温距平累积(即距平均值的累加)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省近四十年来(  )
A.气温波动上升B.2011年气温约等于平均值
C.前期偏冷,后期偏暖D.气候寒冷
2.如果全球气温与我国北方某省2001年以后的变化趋势一致,则(  )
A.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南移
B.植物向更高海拔扩展
C.水热资源改善,更有利于人类的开发利用
D.有利于全球各地的生态保护
5 . 读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目前相比,公元1600-1700年我国处于
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
2.下列关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
A.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加B.南极大陆雪盖和冰川面积增加
C.南半球水稻分布南界南移D.1月份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取暖用电量减少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东移
C.不断南移D.不断西移
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两个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D.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7 .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
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2.图示气温变化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气候变得干旱B.山地雪线高度上升
C.全球农业生产减产D.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8 . 下图是主题漫画“地球发烧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显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光化学烟雾B.禽流感H7N9
C.全球变暖D.有机物污染
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频繁B.酸性气体增多
C.环境污染严重D.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2016-11-27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过关测试】-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9 .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1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2.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南海出现东海的鱼种B.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10-11高一下·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0 .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各题。

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
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
C.下垫面D.大气环流
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移动D.间冰期物种锐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